图:浙江武义俞源古村举行“擎台阁”迎元宵大型民俗展演活动。\新华社
这“一年明月打头圆”的元夜良宵,闺密忽视频呼叫,接通的一刻她正处锣鼓喧天的闹市,四处张灯结彩,舞龙耍狮,难怪民间有“小初一、大十五”之说。元宵节这场年的“压轴大戏”,也在耍社火、赏花灯、放烟花等年俗活动中,把这场中式“狂欢节”“闹”得喜庆祥瑞,充满了民俗之趣。
社火是家乡元宵节的一场大戏,记得那年在关中西部走亲戚,着实被当地古老的民俗活动震慑了。一群粗犷彪悍的关中汉子,在数九寒天赤膊上阵,光着膀子热火朝天地敲锣鼓,身边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我穿着羽绒服都冻得直打寒噤。伴着铿锵有力的歌声,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把打社火的喧嚣热闹,推向了巅峰。
社火大耍中最精彩的要数高难艺术芯子,这种集“惊、险、巧、奇”,与秦腔故事紧密结合“飘飞空中”的场景,通常只要身轻如燕的四五岁孩童。一番搽脂抹粉穿上古装后,将这些孩童用粗钢筋条固定于各种造型上。曾在故乡街头看到一辆辆花车驶来,将“八仙过海”、“穆桂英挂帅”、“三娘教子”等秦腔场景展示于半空,这来源于三秦大地的古老民俗,真是既有“杂技之险,又有舞蹈之美”。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进入崭新的乙巳年,作为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场烟花秀绚烂了夜空,也把希望撒向了人们心空。一道亮光带着哨音冲向夜空,在“噼里啪啦”的欢响中火花飞腾变换,时而如群花灿绽,时而如孔雀开屏,时而如飞瀑溅珠。刚看到空中金蛇飞舞,眨眼空中又出现金光闪闪的“2025”,好一个金蛇腾飞祥瑞图。
倏然间想起家乡的“打铁花”,这位居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的非遗绝技,通常需技艺精湛、胆大心细的艺人联袂完成。要将熔化的铁水巧妙抛起,用桐木板奋力击打到天空,霎时铁水飞溅火星四射,真是“灿烂如花绽夜空,流星似雨洒峦崇”,宛若凤凰展翅翱翔,又似一束束金色的麦穗在夜空摇曳。
正月十五,皓月当空,这被古人称为“灯节”的良辰佳节,盏盏彩灯如暗夜绽放的花儿,灯影摇曳间人们笑语晏晏,真是“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家乡每逢元宵节,舅舅要给不满十二岁的外甥送灯笼,寓意照亮外甥前程。那满街灯笼是我学生时代的最爱,极喜拉着同窗的手,眸子发亮穿梭于花团锦簇的“灯海”中。那古韵精美的宫灯、色彩绚烂的花卉灯、大红喜庆的走马灯,还有那妙趣横生的动物生肖灯,看得人爱了又爱,不忍移步。儿子幼时不等天黑,便左手提一只点着红烛的兔子灯,右手拎一只会唱歌的电子石榴灯,小脸盈满开心喜悦,与他的小伙伴去开“灯笼会”。
在响彻云霄的社火锣鼓声中,在暗夜腾空璀璨的烟花里,在盏盏闪亮喜庆的花灯间,沉睡的大地正被一点点唤醒,蛰伏一冬的花草树木睁开惺忪睡眼,律回春渐,新元肇启,凛凛劲风里也让人嗅到春的律动与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