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与事/“肥女”的找到\大 同

2025-02-17 05:02: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许鸿飞蛇年雕塑新作亮相西班牙萨拉曼卡市。

  “中国的春节又来了!”

  日前,看到报道许鸿飞蛇年雕塑新作亮相西班牙古城的消息,活动仪式在萨拉曼卡市广场举办,雕塑作者与当地市长由西班牙女郎簇拥着分站雕塑两边,市长西服套装一丝不苟,作者虽也领带西装,却依旧不捨那活力十足的红衬衫、牛仔裤,当然更有他那撇别致的小胡子。

  雕塑作品题为“银蛇飞舞”:一位“肥女”含笑吹奏着横笛,一条灵蛇在她头上身边翻飞起舞。

  自二○一三年迄今,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已到过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土耳其、澳洲、新西兰、泰国等二十多个国家三十多座城市,这次是第六十五站,也是他第七次带“肥女”生肖雕塑来到这座西班牙城市首发亮相,这也为成功申遗后的中国春节在海外增添了墨香彩异的一笔。

  前年去广州出差时,曾应邀参观过鸿飞先生的工作室“石磨坊”,对这个艺术空间展陈的三类作品都印象深刻。

  第一类是现实题材的人物雕塑,几乎留下了当代中国各个时期的历史印记,当然还有古代文化名人塑像。这类创作数量不少,而且观察深刻、表达准确、艺术精湛,显示出深切的家国情怀、深厚的专业功力。

  第二类是独具特色的“肥女”雕塑,该系列作品不变的是女主人公: 肥硕的身躯、庞大的体量、夸张的动作、乐观的表情、可掬的憨态。变的是“肥女”的生活场景:她狂奏提琴、她纵马飞驰、她挥杆击球、她力夹槓铃、她被狗追赶、她反弹琵琶、她骑猪疯跑、她打针尖叫、她撒把单车、她深情双舞、她双手提鱼、她险踩滑板、她与虎互动,她被他人艰难托举、她单手轻松举起他人……座座作品都让人忍俊不禁,开心不已。

  一类那么写实,二类如此夸张,这些风格迥异的作品,竟都同出一人⁈

  第三类却是黄永玉先生的书画作品。这是我在湘西界首大学艺术博物馆之外看到的黄老数量最多、拘束最少的随性洒脱之作,而且大多是他八九十岁的作品。其中有为人熟知、受人喜爱的生肖画:红的龙、黄的虎、黑的鼠、好斗的公鸡、驰腾的战马、狂奔的野牛、“一巢已足何需三窟”题词旁哈哈大笑的红口大白兔……有众人偏好的花卉:恣意的剑兰、任性的荷叶、乖张的艳莲……有多张为许鸿飞画的肖像漫画,有取有捨,或繁或简,但落笔总在浓的眉毛、黑的胡子上……

  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黄老的那些书法作品,他不仅为主人写下“石磨坊”牌匾,还留下了“许鸿飞──以雕塑的名义!”“石头打就,磨尽人生”“磨不尽万古风流”“蛇唔蜕壳死梗”“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等醒目大字,寄语直抒胸臆,期待和盘托出。他还信手挥就不少即兴偶得、深情有趣的大字对联,有的甚至就是粤语口语直接上墙:比如三字联“眼碌碌,牙擦擦”;四字联“一苏顶嘴,两手和泥”;五字联“洞中方七日,世上一星期”“鸿雁几时到,飞花满城春”“唔来又想你,见咗亦冇话”;七字联“绿眼红眉番鬼婆,嬉皮笑脸广东仔”“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等等,有的对联就直接题上“鸿飞一笑”。每幅对联书法作品,都是个性洒脱自然,表达标新立异,情感真挚动人。

  看了第三类作品,又知道了“肥女”的缘起,才搞懂了第一第二类作品的内在联系。

  据鸿飞先生介绍,他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尽管工作一直很努力,但总感觉没有找到自己的创作方向。一九九八年,他偶然以一位本地身形丰满的女士为原型创作了雕塑作品《秋》,不料这件作品恰好被黄永玉先生看到并相中,数次表示希望买下,于是鸿飞先生就将作品赠予黄老,而黄老则回赠白描荷花图一幅。后来,两人在往来切磋中,黄永玉建议许鸿飞:“你就做肥女吧,艺术家一定要有自己的作品,你要跳出‘学院派’,越快越好。”许鸿飞接受了建议,从此,这位有学院背景的雕塑家就开始专注于“肥女”雕塑的创作,而且一发而不可收拾,黄许两人也就成了艺术上心心相印的忘年之交。还有艺术家朋友说,结识了许鸿飞后,黄永玉的创作也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

  许鸿飞认准了:艺术必须有独特性、创造性、共通性。不独特,就没有自己的价值;不创造,就只算别人的摹品;不共通,就难以走进他人的心灵。是啊,作为艺术品,有个性才有贡献于世界;富人性才有益于人类。个性是引人入胜的,人性是息息相通的,好的艺术应当是共通的“语言”,应当达到没有翻译、没有解释的境界,它闪烁出的自由、快乐、幽默的人性光芒,就可跨越历史传统、文化语言的鸿沟,穿越国界、种族、性别、年龄的隔阂,直抵人心。

  这些,许鸿飞的“肥女”做到了,那是从东方出发带给世界的健康、从容、乐观、自信和欢欣,在疫情阴霾笼罩之时,对人们更是弥足珍贵的抚慰。这些作品也自然而然地向世界展现着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如今,身材瘦小、不苟言笑的许鸿飞,已把体态硕大、活灵活现的“肥女”做成了自己的艺术标识。他找到了黄永玉,找到了“肥女”,找到了自己。实际上,“找到”是相互的,“实现”是彼此的。无论做什么,每个人也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在“石磨坊”那面大墙上,赫然悬挂着九十六岁的黄永玉于“己亥二月书赠鸿飞”的大幅书法作品:

  ──“人说女人是男人的太阳,现在许鸿飞带着他的胖太阳们环游世界去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