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什锦/桃花流水鳜鱼肥\刘世河

2025-02-19 05:01: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鳜鱼,又称季花鱼、桂花鱼、羊眼桂鱼等,不但与黄河鲤鱼、松江鲈鱼、兴凯湖大白鱼共享华夏“四大淡水名鱼”的盛誉,而且还以其特有的鲜美之味名列“春令时鲜”前茅。从古至今,皆为宴席首选。

  唐人甚至将鳜鱼称为“龙肉”,珍爱之心,可见一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的这两句盛赞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宋人也不含糊,不但有戴复古“且食鳜鱼肥,莫问鲈鱼美”的感慨,更有陆放翁“朝来酒兴不可耐,买得钓船双鳜鱼”的迫切,以及“新钓紫鳜鱼,旋洗白莲藕”的逸致閒情。

  如此招人待见,这鳜鱼也绝非浪得虚名。此鱼最大的特点就是刺少,肉厚,且肉质细嫩、鲜美。鳜鱼还有一别名叫“蒜瓣鱼”,是因为经过烹製后,鱼肉紧收呈块状,雪白犹如蒜瓣,因此得名。汪曾祺曾大加赞美道:“鳜鱼刺少,肉厚,蒜瓣肉。肉细,软,鲜,清蒸,乾烧,糖醋,做松鼠鱼,皆妙。汆汤,汤白如牛乳,浓而不腻,远胜鸡汤鸭汤。”

  汪先生特别提到了松鼠鱼,此菜也叫松鼠鳜鱼,它的奇妙之处在于除色香味之外,还多了声和形。精细的刀工切出花瓣绽放的形状,端盘上桌后,赶紧淋上一层滚烫的汁液,吱吱地发出声响,一派金黄景象,更有一片酸酸甜甜的鱼香扑鼻而来。迫不及待地用筷子从花瓣上撕下来一小段,一入口,酸甜味便在舌尖慢慢化开,然后是鳜鱼肉鲜鲜嫩嫩的口感,简直妙不可言。

  松鼠鳜鱼一菜的名声大噪,相传乾隆皇帝功不可没。乾隆下江南之时,曾来到松鹤楼微服私访,但他操着一口北方口音,气宇非凡,又有人随侍,聪明的店老板一眼就看出此人不凡,于是立刻跑到后厨,叫厨师们拿出看家本事来。当时端上来的就是这道松鼠鳜鱼,乾隆爷尝过后,顿觉酸甜适口,齿颊生香,于是这道菜便随着皇帝的好评,声名远扬。

  松鼠鳜鱼尽管好吃,但真正能驾驭这道菜的恐怕只有专业的大厨才行,百姓厨房大多难以烹製出来。其实还有一种既美味又极接地气的做法,就是清蒸。

  事实上,大多数的河鲜海鲜,都可以用“蒸”来烹製,仅食材本身的鲜味就足以成为美食。清蒸对一条鱼来说也是高的“礼遇”,因为这种做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原汁原味。操作起来也十分简单,在四星级酒店做大厨的堂哥曾手把手地教过我,先用刀自鱼腹下的开口切入,轻轻一搅,然后用竹筷从鱼嘴处伸入取出内脏,冲洗干净后两边各切花刀,淋上料酒,撒上姜丝醃製一根烟的功夫,便可以上锅蒸了。出锅后再饰以葱丝、红椒丝和香菜杆,淋上热油,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清蒸鳜鱼”就大功告成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