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君子玉言/香港的气息\小 杳

2025-03-05 05:02: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茶餐厅的点心。\作者供图

  看到蒋勳的一段话,“在台湾这个岛屿上生活久了,嗅觉里是会留下很多记忆的,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爱这个岛屿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它的好多气味。而那个咸咸的、潮湿的气味是我在欧洲闻不到的,它会弥漫在空气里,变成我身体的一部分。”“午后雷阵雨过后,整个空气里会有一股潮湿的香味”。突然心有戚戚。

  城市的气质里,一定带有她独特的气息。比如我的故乡,温润的空气中,含着鱼干酱鸭的鹹香,梅干菜笋干的阳光味,老天井老屋还有一股从雕花窗櫺、乌瓦渗出来的陈年物气,那是老城的古早味。

  香港这本线装竖版与铜版彩印交织的混搭书,亦有其独特气息,如同这座城市,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织碰撞,气息也是mix的。

  香港的气息板块交错。鹅颈桥到金钟之间,是老湾仔的老港味,二十四小时蒸腾着小店小馆的镬气烟火气;中环皇后大道以北的填海区“长”出来的摩天大楼里,弥漫着浓浓淡淡的香氛,也有法餐的葡萄酒香、意式甜点的烘焙香;石板街到大馆再至西港城一带,老中环到上环至西环之间,是另一种老港味,有陆羽茶室传统点心的奶香,有镛记烧鹅皮脆肉嫩的酥香,有乐古道的古董陈气,有荷李活道的咖啡香,有泰菜咖喱蟹的浓香糯米芒果的酸甜,有海味街鱼鲞虾酱的海货香煲仔饭锅巴的焦香……司徒拔道、湾仔峡道、麦当劳道至坚道,依太平山蜿蜒,是参天大树和各种知名不知名花草的清香,盛夏也渗着幽幽阴凉。到了海滨,自西环码头走过中山公园、港澳码头、中环码头、会展中心,脚力够劲的还可以继续东行,过维园至北角,可一路嗅赏维港的大海气息。

  香港的海水很干淨,少有腥臭气,透澈澄明,时蓝时绿,时见小鱼群戏而过。鱼喜欢的,人亦可喜。观可悦心境,闻可抒胸臆,游可洗凡尘。乘天星小轮七分钟到尖沙咀兜兜风,夜色氤氲,大口呼吸,是一种惬意的带有催眠诱惑的天然松弛气息。乘舟渡往海上,任何一片海任何一座岛,海的气息、阳光的气息、云的潮湿气、野草的清香气……蒸腾跳跃,充溢周遭。此时,你会觉得全身上下、从里到外通透又平和,没有一丝浊气。一场驭风航行,一段酣畅淋漓的呼吸,仿佛过了一生。

  香港的气息藏在细节里。清晨叮叮车缓缓驶过街角,蒸笼的香气透过木梗窗钻进鼻腔。热气腾腾间,虾饺Q弹、烧卖软糯,年迈的阿公阿婆不紧不慢地享用早茶打发时间;西装衬衣的白领身背双肩包,手握一杯黑咖啡,嚥下最后一块菠萝包,黄油在齿间化开时,脚步已冲过斑马线。报摊阿伯将报纸一叠叠摆好,买报的人备好零钱,打个招呼拿报走人。

  公寓弄堂口一家小店,白天卖毛巾挂饰,晚上卖鸡蛋格仔饼。放工回来天天路过,焦糖的甜香丝丝缕缕,好闻极了。忍不住买下一个,到家一吃─哎,太甜了!从此只芬芳鼻腔,口舌不念。湾仔道与轩尼诗道交界处,糖水舖、凉茶比邻而开,暑气湿盛时来一杯红豆薏米水、龟苓膏,舌尖微苦微甜。姜汁撞奶、杏仁茶、陈皮红豆、昆布糖水、腐竹糖水……岂有烦恼能逃得过一杯糖水的抚慰?

  日月星街、石水渠街的黄屋蓝屋,老旧唐楼墙壁爬满岁月的痕迹,杂货舖里摆放着各种眼熟的小物件,从复古的搪瓷杯到旧枱灯,无一不散发着怀旧的气息。老式收音机天线弯折如问号,仿佛仍在接收六十年代的月光。泛黄照片背后是流年岁月漫漫往事。

  香港的气息是彩色的。午后皇后街转弯处,阳光洒在电车铁轨上,洒在披挂时尚的车身上,款款而行,优雅如“香港小姐”。黄昏时分从office小跑奔至海滨,夕阳投射海面,半江瑟瑟半江红,云朵忽而橙红忽而粉紫,船只快艇一艘艘由远而近驶来,归鸟啾啾三五成群,飞过林立的高楼大厦,隐入远山。维港的霓虹在暮色里渐次亮起,尖沙咀和中环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化作巨型调色盘,光影斑驳。站在金钟过街天桥俯瞰,霓虹车流,手机慢门拍出流光溢彩,快节奏有了油画效果。香港变身不夜城。

  中餐馆白灼菜心裹着镬气,清蒸鱼白切鸡肉嫩味鲜,火候欠一分嫌生多一分嫌老,刚刚好。油鸡舖老板掀开竹编笼屉的刹那,金黄脆皮下渗出琥珀色的汁液。兰桂坊的音乐震耳欲聋,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汇聚于此,这家喝半杯威士卡,那家喝一扎啤酒,夜半牵着狗狗晃晃悠悠呼啸而归。

  香港的气息里,还有Connie家的潮州冻鱼、陈太家的米粿,有好大哥自制的卤面、阿明的小火锅,有黄Sir家共享敏姐手作的馎饼、Chloe用心寻找的法餐,还有小伙伴们一起包的饺子和鹅颈桥的熟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