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柏林漫言/做义工的中学生\余 逾

2025-03-07 05:02: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德国的中学生都有一年一度的实习周。这一次我们家十五岁的哥哥和十三岁的妹妹都不约而同地申请了义工项目,而不是在公司企业的实习工作。

  哥哥今年的“道德伦理课”课程要求,必须在一个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机构实习,还不能是正常的幼儿园或健康老人的养老院。所以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实习机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寻找实习机构到申请和联系都是哥哥自己一人完成的,虽然也是“历经艰辛”,发了十几封邮件,最后才在一个为有疾病或者残疾的老人提供服务的老人护理院得到一个宝贵的实习机会。整个寻找和申请的过程,也是锻炼的一部分。

  哥哥的同学们有的去了残疾人协会,有的去了阅读障碍关爱机构,有的去了心理咨询协助所。不了解还不知道,德国竟然有这么多各种各样针对弱势群体的专业机构,从身体缺陷到精神健康,分门别类划分得非常具体。

  实习前一周,哥哥和护理院的工作人员有一次简单的会面,工作人员给他讲了一下大概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哥哥拿小本本认真地记下来。工作人员见他那天背着小提琴,便很热情地邀请他上班的时候也带来。

  护理院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友好,这让心里稍微有点紧张的哥哥放心了不少。他在护理院并不是所有工作都能做,所以给他安排的主要工作便是陪护理院的老人们玩。他带上了小提琴和结他,每天在护理院里演奏给老人们听。

  第一天“下班”回来,哥哥兴奋地跟我们讲起这一天的工作。显然他拉小提琴受到老人们的喜欢,当他拉完几首乐曲以后,老人们意犹未尽地叮嘱他说:“小伙子,一会儿再来给我们拉一段!”

  除了拉小提琴,哥哥的国际象棋技能也得到了发挥。他一个人和对面四位联合起来“应战”的老人下棋,老人们一边讨论一边甚至还争了起来,哥哥看着这么大年纪的人依然那么好胜,不由得觉得莫名很好玩。当然了,哥哥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不论输赢,这个小伙子和一帮老“小孩”都开心极了。

  十三岁的妹妹今年实习去的是难民儿童收留所。一天工作下来我问她如何,她简短明瞭地回答说:“带了一天小孩儿,一群小孩儿。不过还蛮好玩的,就是陪他们玩就是了,明天还要带他们去电影院。”说话的样子像个小大人一样,却多少有了点幼儿园老师的沉稳。

  就这样,十五岁的哥哥陪一群老年人玩,十三岁的妹妹陪一群小朋友玩。他们的义工实习比想像的要轻松丰富得多。他们看到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不易,也看到了这个社会对他们竭尽全力的帮助,更切身体验到了自己作为社会一分子能够作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看到老人们小孩们露出的笑容,和发自内心的喜悦,这让他们最大程度地感受到了“付出”的意义。

  德国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从青少年时期便开始了。小朋友们从中受益匪浅,让人倍感欣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