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艺象尼德兰/“花卉勃鲁盖尔”的万历花瓶\王 加

2025-03-11 05:01: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老扬.勃鲁盖尔(Jan Bruegel the Elder)画作《万历瓶中的花卉》。\作者供图

  想知道十七世纪的尼德兰地区海上贸易有多发达?看画中有多少明青花瓷出现就大致有个概念了。

  在十七世纪尼德兰地区的静物画中,包含明青花瓷的作品大都被归类为“华丽静物”(Pronkstilleven)题材。这一炫富的画种在十七世纪中叶风靡今天的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而在海牙皇家莫里茨美术馆中,我偶遇了一张“华丽静物”诞生前的静物瓶花,由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巨匠老彼得.勃鲁盖尔次子老扬.勃鲁盖尔(Jan Bruegel the Elder)于一六一○至一六一五年间绘制的《万历瓶中的花卉》。

  出自西方美术史中罕见的画家家族,老扬.勃鲁盖尔无疑是“画二代”中罕见的佼佼者。“花卉勃鲁盖尔”“丝绒勃鲁盖尔”和“天堂勃鲁盖尔”都是他在世时收获的绰号,足见其涉猎广泛的题材与出类拔萃的画技,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更具名望的父亲“勃老”。身为尼德兰地区最早开始创作纯花卉静物的艺术家之一,“花卉勃鲁盖尔”的美誉不单是称赞他对不同花草的精准写实描摹,也是对其在开创并推广花卉静物领域的巨大褒奖。

  或许是和十六世纪末在罗马期间与卡拉瓦乔相识有关,抑或是为了顺应欧洲多地掀起的推崇明暗对照法(Chiaroscuro)的“卡拉瓦乔派”(Caravaggisti)潮流,老扬.勃鲁盖尔所绘的静物瓶花几乎都采用了一个接近黑色的背景来凸显画中绚烂的花卉。作为巴洛克艺术风潮的重要特点之一,强烈的光影对比也被他运用在了相对单调的花卉静物中。在《万历瓶中的花卉》中,白色的水仙花、淡粉色的玫瑰,以及橙红色和红白相间的郁金香点亮了整幅画面,成为画中当仁不让的主角。相比之下,蓝白相间的明万历青花瓷瓶则并未加入与花卉争奇斗艳的行列,瓶身釉面上的高光亮点巧妙地交代了光源,并没有金银器般夺目却以清雅之姿作为陪衬来“承载”着瓶中明艳的花卉。

  要知道,尽管“华丽静物”题材在西方美术史中普遍被认为诞生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的安特卫普,但被视为此画种创始人之一的扬.大卫兹.德希姆(Jan Davidsz de Heem)直到一六三五年才来到安特卫普,距离老扬.勃鲁盖尔完成这幅明万历花瓶已过了二十载。无独有偶,荷兰女画家克拉拉.皮特丝(Clara Peeters)也在一六一五年创作的《有奶酪、杏仁和椒盐脆饼的静物》绘入了明青花瓷盘。因此,被老扬.勃鲁盖尔和克拉拉同期入画的明万历青花瓷客观证明了一个事实:虽然当时还未有被细分归类的“华丽静物”存在,在西方世界被视为“白金”般珍贵的清雅明青花瓷却早已经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上贸易在十七世纪初的尼德兰地区广泛流通至诸位画家手中了。

  需要提及的是,虽然画中出现了蝴蝶、瓢虫、蜻蜓,以及有虫洞的枝叶等具有十七世纪尼德兰地区“虚空画”(Vanitas)中寓意生命转瞬即逝的哲学隐喻元素,但老扬.勃鲁盖尔的创作初衷应和虚空主题无关,而是受时代的影响逼真地如实描摹世间万物。他所经历的天主教反宗教改革风潮,其核心世界观是认为自然是上帝启示的一部分。鉴于此,表现这种神圣启示的艺术形式也受到社会的鼓励和重视。画家对动植物花卉的真实摹写,客观上可被视为对上帝创造世间万物的研究便是了解上帝的重要源泉。

  不过,老扬.勃鲁盖尔的静物花卉虽是对花草昆虫的极致写实,确非真实的对物写生,因为他会经常将不同季节绽放的花卉刻意安排在同一花瓶中,进而营造出百花齐放的观感。此举或许是为了迎合委约赞助人的喜好,也可能出于构图和审美上的考虑。他对所有花卉的组合排列也是有讲究的,如画中蓝白相间的小花都集中在接近瓶口的底部,盛开的大朵玫瑰和郁金香则以各种角度示人,在没有任何重叠或遮挡的状态下最大限度展现每种花卉的独特之美。至于细节,画家展示出了丝毫不逊于我国工笔花鸟画、如西方百科全书图示般的精确性,甚至连花蕊和花瓣上的脉络纹理都清晰可见,暗藏“花卉勃鲁盖尔”不经意间的炫技之意。至于出镜的明万历青花瓷瓶,反倒更像是用这种珍贵的异域舶来品来“锦上添花”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