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电视剧《北上》剧照。
上周一,电视剧《北上》在央视一套首播,周末追看了几集,有些上瘾。剧中主人公正是和我相仿的年纪,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北上》改编自内地作家徐则臣的同名小说,该小说曾在二○一九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北上》叙事厚重、阔大、气韵开合,在历史与当下之间穿行,将运河两岸人们的生活百态与时代大背景勾连,从书中几个家族迁徙繁衍的历史中,追溯两千年绵延恒久的运河精神。
原著中,作者用了不少笔墨书写历史,着重探究历史与当下的关联;而电视剧创作团队则更多着墨在当下,由千禧年说起,落在柴米油盐的日常中,虽少了沧桑厚重,却更让普通观众感觉亲近。开篇即是运河边小城“花街”上的孩子跳船偷瓜的欢快场景,接着镜头一转,由河上岸,说起几户好邻居互相陪伴、彼此依靠的感人故事。其中一个一镜到底、穿梭在院内不同人家的段落,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小院里长大的女主角夏凤华向新近搬来此处、投靠奶奶的小伙伴马思艺介绍左邻右里,镜头跟在两个小女孩身后,由这户人家的厨房跑到隔壁人家的客厅,再从巷弄七拐八拐地,忽地转到周爷爷写字的厅堂,短短数分钟间,场景频繁更替又一气呵成,勾画出运河边一座普通小院中男女老少们的寻常又温情脉脉的日子。
这种以小见大、烟火气十足的笔法,让我想到几年前热播的韩剧《请回答1988》。同样的普通人家寻常日子,同样的亲情友情爱情书写,同样的戳人泪点。马思艺初来乍到,在学校被坏孩子欺负受了委屈,晚上一边做功课一边眼泪汪汪想妈妈时,天不怕地不怕的“假小子”夏凤华喊她出来,两人围着小火炉一边聊天一边熬糖稀的画面,可说是近年来我看过的国产电视剧中温暖动人的一幕。而孩子们在水中游着游着便长大的转场镜头,与姜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等一帮顽皮少年将书包抛到高处的景象,又何其相似。
无忧无虑的少年,一去不再的青春,因其短暂,因其纯真无邪,而格外珍贵。即便未曾生活在运河两岸,河边的故事仿若就在身边,因那些故事的脉络和肌理中,藏着我们共同的怀想与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