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东言西就/神魔世界与人性光辉\沈 言

2025-04-07 05:02: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新年最振奋人心的文化焦点,一定非《哪咤之魔童闹海》莫属。该片连续打破华语电影纪录,更将全球票房第五强纳入囊中,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创造华语电影奇迹,可谓气势如虹。

  回想春节以降变身观影常客,周末频繁出入影院的经历,从《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封神之战火西岐》,到《美国队长之勇敢新世界》《哪咤之魔童闹海》,恍若坠入古今中外神幻奇侠世界。今年国产的《哪咤之魔童闹海》《封神之战火西岐》备受瞩目。

  为华语电影欢欣鼓舞之余,笔者迄今仍沉浸神幻奇侠世界的中国故事,无法自已。那个天生反骨、蔑视规则,以玩世不恭来掩饰内心脆弱的哪咤,那个曾经天真、盲从权威,以犹豫不决来面对两难抉择的姬发,总是不时萦绕脑际。从哪咤的顽劣到姬发的优柔,电影主人公的不完美,何尝不折射出了在神性与魔性之间的人性光辉?而这人性的光辉,不正是在当代数码电影工业之外,最历久弥新的传统赓续与文化共鸣,令人为之哭、为之笑、为之动容?

  哪咤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关于魔性救赎的寓言。他生而为魔,因“魔丸”标签而遭世人排斥甚至唾弃,不仅要对抗外界的偏见,更要抵御内心的魔性。他渴望被接纳、被认可,无奈却总是事与愿违,成长之路荆棘满途,充满了挑战与挣扎。他顽劣,他叛逆,他鲁莽,他别扭,却嫉恶如仇,始终保有对善的向往、对爱的守护。他那振聋发聩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既是反抗不公命运的战书,也是追求自由正义的宣言。他的牺牲与重生,以超越生死的际遇证明,即便生而为魔,也能经由自主选择,实现从百厌魔童到救世英雄的蜕变。

  姬发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关于人性淬炼的传奇。他成长于争权夺利的漩涡中心,却不识天家险恶,一度对帝辛盲目崇拜,为殷商愚忠效命。随着真相浮出水面,他在烽烟四起中毅然倒戈,自此“为了活人而战”,保家卫国,以救苍生。纵使已然醒觉,他依然有“软肋”,于是有了“不想再有人因为我而死”的束手就擒,有了十绝破阵紧要关头的左右为难。他优柔,他纠结,他无奈,他无措,却悲天悯人,始终不离民心,不弃道义。在寻找“我是谁”答案的过程中,他历尽艰难险阻,从盲目到觉醒,以实际行动证明“你是谁才重要”,完成从懵懂少年到智勇领袖的蜕变。

  从哪咤的顽劣到姬发的优柔,从魔性的救赎到人性的淬炼,可以窥见人性在神性和魔性之间的困顿与迷茫、彷徨与抉择,一如茫茫人海中忙于生计、耽于悲喜的你我他。所谓“人无完人”,人性的不完美正是成长的底色,而人性的光辉则是蜕变的亮色,好似穿透暗影的光亮。电影“哪咤”和“封神”之所以打动人心,或许正是因为展现了人性最真实的明暗交织与善恶交战──不完美与光辉并存。其实,所谓“性善”、“性恶”,无非是个人在一次又一次选择中如何取舍定义自我。置身矛盾与冲突的世界,在卑微与崇高、弱小与强大之间,既不慕于“神”,也不惧于“魔”,存爱心,守善念,致良知,俯仰无愧天地,便不枉一世为“人”。

  或许,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哪咤便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另类化身,姬发则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正统代表。在电影“哪咤”和“封神”中,二人突破“神”、“魔”、“人”的边界,向世界讲述逆境中既幽微又明亮的人性故事,扣人心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