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灯下集/文化行走的感悟\杨田田

2025-04-08 05:02: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文化行走》是文史作家木木的最新一部随笔。本书写作时段大致从二○二○年春节到二○二三年春节。全书八十五篇随笔,分为五部分:第一辑“香江余波”,是他驻港工作最后一年的所思所想,分析香港的从前和未来。第二辑“鹏城新旅”,他离港后到深圳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审视深圳文化的发展,进而呼唤深港两地融合发展。第三辑“神州撷英”,是他在不同城市的游记。第四辑“故乡记忆”,他描写返乡、回母校、见老同学的一些经历,思考个人成长与故乡的关系。第五辑“人生絮语”,他从不同角度归纳对社会规律的认知,与读者分享他的人生感悟。

  不同于一些作者只愿意写高光时刻,木木对自己的低谷的经历并不避讳,还能以理性的眼光审视。比如,在一篇文章里,他提到在二十岁那年,非常希望辞职高考,却被领导漠视,导致梦碎。木木从这里学到的一课,是推己及人。多年后,到他成为领导,无论与下属亲疏,在下属去留的问题上绝不阻挠。进入职场的读者,不难体会到此间的善意。

  木木善于劝勉。他把人生总结为“桎梏─打破桎梏─桎梏─打破桎梏”的回圈。关于人生的际遇,他认为,一方面要豁达,接受“世界不是为你准备的”;另一方面,仍要不断奋进,因为“雪崩时,每朵雪花都有责任;潮起时,每朵浪花都有贡献。大千世界,没有微不足道,只有自我放弃”。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一篇,是最后的跋──缅怀父亲。木木的老父亲是残疾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新冠疫情期间不幸病逝。文章通过追忆他工作、生活的点滴,展现平凡人不平凡的一生。“他一辈子积极努力地生活着,没有懈怠和不良嗜好,自觉担负起家的责任和国的义务,安分守己,把一切委屈吞下,富有韧性地前行。”本篇、也是全书的最后一句话,尤为通透,借用为本篇书评的结尾──“其实,把时间拉长一些,撇开具体的人和事,他这一辈子,也是我的一辈子,你的一辈子。”《文化行走》,是在行走中感悟文化,也是在行走中的自我修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