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的冬日湿冷难忍,每年总有霜冻雨雪,最冷的那段时间河流都结上了冰,那冰虽不似北国的厚,可由人在上面行走溜滑,但也足够将河流封上几天的。到了春日冰霜全解,河水回温,水中的鱼儿重又肥美起来,这时候是吃河鱼的好时候。嵊州不临海,因此我们平日里以吃河鲜为主,各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河鲜入馔。
母亲最爱吃春日的鲫鱼,以前的野生鲫鱼不会有恼人的煤油味,大概是自然环境还未受到太多污染。活鲫鱼的做法有很多种,其中简单清蒸就十分鲜甜,薄盐调味即可,不过鲫鱼刺多,需要小心品尝。也可与春天的新葱同煎烤,煎得恰到好处时,鲫鱼表皮香酥,鱼肉还多汁美味。更可以将鲫鱼先用油煎透,再与萝卜丝炖成奶白的鲜汤,萝卜清鲜,汤底浓郁,喝上一碗,顿觉整个身体回暖,一切的食材都在传递着春回大地的喜悦。
说起春味,又如何能不提嵊州的枇杷?离开家乡这些年,我再未吃到过可口的枇杷。他乡超市中的枇杷又贵又酸,虽然个头都不小,但味道却完全错了。现代技术产出的强扭水果,常常只能在外表上吸引人,一到入口时便真伪分明了。小时候每年枇杷上市,也即意味着夏日将至,春日已近末尾。父亲一定会第一时间买枇杷给我吃。初上市的枇杷为求尝鲜尚未熟透,因此皮薄而牢,常常不能一下子完全剥下,待熟透后薄皮就不费力气了。不过,枇杷尾端的花朵残余物黑乎乎的,剥多了手指甲里都是黑渍,努力清洗也难以完全除尽,因此小时候我常常没有耐心吃新鲜枇杷。于是父亲常给我买糖水枇杷,可以直接吃果肉而无需剥皮吐核。枇杷的滋味是甜蜜而腻人的,整整一个春日的酝酿让这小小的黄色果实有了如此浓郁的甜美味道。然而尝完枇杷,我们也要向春日挥手作别了。
江南四五月份的梅雨季节,绵延一两个月,春日便是在这蒙胧烟雨中来到,又离去的。这细细的雨丝敲醒了沉睡的大地,万物回春,雨水是生命之泉,让一切都恢复了生机,去迎接夏日的考验。我们的味蕾在经历了物资相对匮乏的剡城冬日后,在春天迎来了第一波盛宴。
春的味道是先有点酸涩的,然后是越来越鲜美,最后则是甜蜜得让人舍不得放手。然而,一年四季轮回,人生悲欢离合,有什么是永恒常在的呢?我们将春笋晒乾封存,一次次拿出来在不同季节重温春日的美味,就好像翻看有些发黄变糊了的老照片一样,此情此景尚在眼前,笋干入口之时,春的记忆重又回来。但是我们知道这干瘪的回忆中还是少了些什么,有些味道到了来年春日便能重新品尝,而有些味道却只存在于当日那个独一无二的春天之中。(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