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柏林漫言/和牛品鉴会\余 逾

2025-04-18 05:01: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随着素食风在柏林日益增长,街头巷尾越来越多的素食餐馆,部分学校幼儿园甚至只提供全素午餐……有时候,这让我恍惚觉得肉都要逃离柏林了。

  然而最近受邀参加了一场日本和牛品鉴体验活动,没想到在柏林,还能吃到如此惊艳的饕餮大餐。这是一场由柏林一家日式铁板烧餐馆和日本和牛农场联合举办的和牛品鉴会。品鉴会邀请了柏林饮食届诸多餐馆“大佬”们──德餐、中餐、日餐、美式西餐,各种餐馆老板齐聚一堂。

  和牛品鉴会的门口还特意挂了遮帘立了牌子──“仅限受邀客人”,让整个品鉴会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餐桌上有日英德语三种语言的和牛介绍册,那本黑色牛头封面的小册子背面印着简单直接的广告语──“它实在是太好吃了,吃了还想吃!”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主办方作了充分的准备,介绍册上不仅有专业的牛肉部位划分,还有为完全不懂和牛的客人介绍的和牛基本信息。比如和牛叫“Wagyu”,“wa”就是“和”,意指大和民族日本,“gyu”就是日语的牛,所以“Wagyu”其实就是日本牛的意思。而特定地区生产的和牛也有自己的名字,比如鸟山和牛,精心饲养的顶级和牛──尾崎Ozaki和牛。

  我一边看手上的简介一边听主持人在大屏幕前讲解了和牛的相关知识,然后是专业厨师现场展示和牛各个部位的质地和如何分解。厨师拿出一整块和牛“臀尖肉”,让我们摸一摸。这块肉的面上虽然是一整块脂肪,但这块脂肪中软的部位一般不适于食用,而硬的部分却是可以的。接着他又展示了不同部位不同纹路的和牛该如何切,切下来的牛肉片有的很有韧性,让我们试着扯一扯,发现都扯不烂,而有的肉切下来轻轻一捏就碎了。同是牛肉,质地的区别竟然如此之大。

  接下来便是大家期盼已久的试吃品鉴环节。第一道是开胃沙拉,其中沙拉酱是用水果蔬菜打成汁,做成的特制酱料。第二道是涮和牛肉,用的是牛眼肉切成薄片,在蘑菇洋葱昆布汤里烫几秒夹起来,不需要再额外加任何调料。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口感软嫩鲜香,刷新了我对涮肉鲜味的认知。第三道是用牛腿肉做的低温和牛,外酥里嫩入口即化。第四道是烧汁牛肉盖饭,搭配上“秘製”酱料,又是崭新的口感。最后是压轴戏铁板牛排,用的是顶级的部位西冷和牛排,煎到四五成熟,牛肉的鲜香加上和牛牛脂的乳香味,这正是和牛绝妙之处。

  和牛的肉香味飘满整个餐馆,真是不大符合“素柏林”气质的一场盛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