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刻有危机感。梦秦有祟,令人破梦,言之“亡秦者胡也。”秦深信其梦,令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胡即匈奴。五年后,“始皇帝死而地分”,不是梦不准,是破梦者无能,亡秦者胡亥也,秦始皇少子。此为“托梦”。
魏王曹操,亦曾有“托梦”,其梦见三马同槽,拱翻食槽,槽即曹也。曹操梦醒,查遍军中,把握有兵权的马姓将军借故斩首,不是托梦不准,他没有解到梦之真谛,三马指司马父子三人,革了曹魏江山的命。
东汉孝明帝做过一个金人梦。他梦见在宫殿之上从西方飞来一个金人,金人颈上还有一圈圆光,在宫殿上空自由地飞翔。第二天孝明帝召集百官解梦。其中有一位太史官言,皇帝之梦是告启天下,西方有圣人出世。早在周昭王时,西方有佛出现,身高一丈六尺,遍体金色,陛下梦见的金人就应该是佛。佛是在梦中走进中国的,孝明帝选派了十八位当朝大臣,去西方求佛。正是孝明帝的这个“金人梦”揭开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
庄子的梦做得离奇脱俗。其中最著名的是“蝴蝶梦”,梦里庄子变成一只自由自在的蝴蝶了,飞来飞去,悠然自得,好不快活。突然间梦醒,他闹不清,究竟是他在梦里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他呢?庄子做了一个深奥的哲学梦。当代著名词作家乔羽曾写过一首歌《思念》,寄思于蝴蝶,“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后问过乔羽,乔羽说他的确在梦中梦见一只蝴蝶,似乎也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难道二千五百多年的“托梦”还依然恋恋?梦的信息穿越性也太强大了。
沈既济是饱经风霜的书生,一生默默无闻,却做得一个近乎“不朽”的梦,“黄粱梦”。卢生不得志,求仕无途,求财无门,焦虑抑郁苦闷,途中遇一小店,唉声叹气而入,见店小二刚刚把黄粱下锅,便想将息片刻,等饭熟就餐。正遇一道人,道人便送他一枕,卢生头一落枕,便做起梦来,原来梦境就是人间之境。恍然之间卢生竟仕途煌煌,先中状元,再中进士,又入翰林,再立大功,功成业就,加官进爵,受宠无比,紫衣高冕,蟒袍玉带,从节度使一直做到燕国公,膝下五子,个个高官骏马,显官达职,妻妾成群,八十岁寿终正寝。
好梦不再续,不得已睁开眼一看,店小二做的黄粱米饭尚未做熟,此梦在《枕中记》有记载。人生不过如此,即使如此,不过黄粱一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