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世界读书日到来,人们参加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与书香为伴。\新华社
又到了世界读书日,城市和乡村都在以各种方式回应这个世界性的呼唤:“走向阅读社会”,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当人们重温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同时激起更大的读书热情时,又不约而同会谈到阅读方式的变化,在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的今天,我们获取知识与资讯的渠道已变得令人目不暇接。轻点屏幕,电子书籍、网络文章便纷至沓来,然而,究竟是满足于快捷的碎片化阅读,还是耐下心来捧读纸质书?在我看来,二者都可选择,但若论善读书,读好书的妙处,的确还是多读纸质书为宜,这或许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方式的选择,更是对本真的相守,对人文的赓续,对心灵的默默滋养。
当我们打开一本纸质书,首先触碰到的是它真实的质感。封面的纹理,或是光滑如镜,或是粗糙质朴,都有着书籍独特的味道。指尖翻弄书页的声响,便有了书与读者的勾连,在那样的触觉中一步步走进书中的世界,这种与书籍的亲密接触,是电子阅读无法给予的。我家里存有多年购置的书,还有许多朋友相送的书,满满的书柜是家里最大的财富。那些泛黄的书页,散发着岁月的气息,也夹带着我曾经阅读的记忆。翻开书页,会发现当初阅读时留下的划痕,折叠的印迹,还有些许点评体悟,自然勾起人的种种思绪。而那些不断增添的新书,可以看到随着印刷业、出版界的精进,书的装帧越来越漂亮醒目,书的内容也更是五花八门。在书海中的遨游,让人穿越时空,又觉真实贴近。而在电子阅读中,是很难获得这样真切的情感体验的。
多读纸质书,有助于深度的思考。一本书在手,可以自由地翻阅,若有不明白之处,尽可以翻来覆去,细细品味。纸质书的排版和布局,还能让读者成竹在胸,对书籍的整体结构有直观清晰的认知,进而生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样是阅读一部经典文学作品,纸质书能够让读者沉浸在精心构建的世界中,细致全面地感受人物的情感起伏,领悟作品的内涵和意韵。而在电子设备上阅读,可能会因为频繁的消息提醒,各种信息的推送,广告的干扰,打断读者的阅读思路;同时也因为快速的阅读而错过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消解书中原本具有的思想。碎片化的阅读,虽然能在一时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却难以使人进行深度的思考,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
纸质书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从古老的竹简到典雅的线装书,再到现代的平装书,纸质书见证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每一本纸质书,都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出版之时的社会风貌、思想观念和文化特色。在图书馆和博物馆中,收藏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古籍善本,这些纸质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阅读这些纸质书,能够与古人对话,了解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纸质书的制作工艺,如印刷、装订等,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纸质书,就是保护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与之相比,电子书籍虽然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它们的保存和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数据格式也在不断变化,这使得电子书籍很容易因为技术的原因而丢失或损坏。而且,电子书籍的版权问题也较为复杂,一些优秀的作品可能因为版权而无法在电子平台上传播,难以在这样的平台上与读者见面。
善于读书的人都能体会到,读书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一杯香茗,坐在窗前,翻开一本心仪的书,阳光洒在书页上,自然是十分惬意的。或是窗外细雨纷飞,雪花飘飘,而与书相伴,也均是人生愉悦的时光。在这样的氛围中,读书人能够忘却外界的烦恼,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享受阅读带来的无限乐趣。这种阅读氛围的营造,无疑也是一种修为。对于青少年来说,从小接触纸质书,感受阅读的魅力,能够在他们心中培育出阅读的种子,受益终身。而在电子阅读环境下,孩子们更容易被电子设备上的游戏、视频等吸引,难以培养出对阅读的热爱。纸质书可以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摆满书籍的书架,是家庭文化底蕴的象征,也是家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话题。一个家庭若多一些这样的话题,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成长,更能给家庭和美带来滋养。
此外,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阅读的人来说,选择纸质书可以有效缓解视觉疲劳。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阅读,会对眼睛造成极大的伤害。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人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近视、干眼症等眼部疾病。纸质书的阅读则相对更加健康,不会产生蓝光,对眼睛的刺激较小。而且,纸质书的阅读比较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环境,调整姿势和光线,让阅读变得更加舒适。
我常常遇到有朋友问,今天的电子阅读在信息传播、便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你看地铁里,公交车上等一些公共场合,很少看到有人读纸质书,人们都是在低头刷手机,那么今后电子阅读会不会完全取代纸质读物?
我想是不会的。纸质书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是文化传承的忠实载体,能为读者带来客观的情感体验,以及沉静的阅读氛围和健康的阅读方式,从而进入深层的思考空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人们放慢脚步,多读纸质书,在书香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在阅读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实际上,是非常必要的。
在世界读书日里,呼吁多读纸质书,珍惜与纸质书的相伴,让这份美好的阅读体验,更多地成为大家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