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班前,想着即将去日本度假,给朋友的手信还没准备,于是决定去太子的陈意斋采购点本地特色的小零食。以前常在机场买半岛酒店的饼干、酱料和巧克力作手信,后来觉得此物虽包装精美,但并不算十足的香港特产,其他地方也有半岛酒店,它家的吃食到处都可买到了。于是我开始寻觅些市井好物,不在外表的华丽,只求内里的优质,陈意斋是我最近的心头好。虽然市井,但能吃出真正的香港味道,带给识货的异国友人正合适不过。
可惜到得晚了,它家最出名的燕窝糕已卖完,只能挑些其他糕点果脯赠人。据说一直坚持自设厂房手工制作,尤其这燕窝糕每日供应有限,且赏味期限六日,去得迟了买不到,放得久了则尝不了,有一种老派的讲究。燕窝糕里确实是有碎燕的,但此物好吃的关键并不在燕窝的多寡和质量高低,而在于糕饼绵软清香,与少许燕窝内馅相得益彰,入口不甜腻,回味又丝丝甜顺,让人吃了一条又想吃一条。除了燕窝糕,它家的其他零食也都味道不错,于是买了些薏米饼、素烧鹅、话梅肉和杏仁饼。
初识陈意斋缘起于许多年前某次饭局,一位朋友带了它家的虾籽紮蹄,我一尝觉得味道不错,就将这市井老店默默记在心底了。紮蹄虽有个荤名,其实是素食,做法是将腐竹层层捲紮;当然虾籽紮蹄就沾点荤腥了。一九二七年,陈照寰几兄弟在佛山创立这个品牌时,是否想到能够基业长青至百年而不倒呢?也许当年创业的人从未有此规划,只将眼前事做好,身后事谁又能说得清楚呢?百年商誉都是每日如履薄冰般一步步踏出来的。
走出陈意斋太子店时,正值夜幕时分,路人行色匆匆,或回家或外出觅食,街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当年刚搬来香港时,我在此地住了近六年,这里的市井味浓郁,是香港最具市民生活气息的地段之一。搬家后,许久未回来,没想到傍晚时候,此处还是这般车如流水马如龙。越往旺角走,越觉得人流如鲫,竟至摩肩接踵,一路上虽然喧嚣嘈杂,却让我觉得充满了生命力。
既然许久未来,于是我决定去附近的好旺角麵家吃一碗当年我最爱的虾籽捞再走。以前住太子一带时,隔三差五就来好旺角吃虾籽捞和白灼菜心,虾籽捞给料足,虾籽鲜香;面条有嚼劲又顺口,口口都透着幽幽的猪油香,又从不喧宾夺主;而且过碱功力了得,云吞麵从无恼人碱水味。白灼猪润也美味,煮到恰好熟透,无血色无异味,口感软嫩顺滑,十分鲜美。还有肥瘦得当,炖到软糯黏口的牛腩和鲜香润口的南乳猪手,也是我偶尔会点的。最重要的是,连普普通通的白灼菜心,此处也做得软嫩入味,绝无老茎塞牙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