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中的‘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是我们致雨慈善基金会名称的出处,水汽升腾化为雨滴,也寓意着滋润万物,涵养青山绿水的美好愿景。”马骏博士向我介绍道。我和马博士相识二十馀载,一晃十多年未见。这天因公益项目再聚首,聊起他致力推动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的公益事业。
早些年马博士担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近十年前,他在央行任职时,牵头起草了中国的第一份绿色金融指导意见、中国的第一份绿色债券标准,推动发起了一系列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平台,包括多年来担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的共同主席。近年来他发起的面向全球的可持续投资能力建设联盟(CASI)已经为发展中国家的五千多人提供了绿色金融培训。
近几年来,他在香港的时间更多了,也为香港提供了许多好的建议。早在二○一七年,马博士就向时任特区政府高官献言建策,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应该把绿色金融作为香港未来金融发展的特色。他还在香港发起了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和绿色发展研究院,支持香港的绿色金融与绿色科技的生态建设。
如今,中国绿色金融规模和总量已排名全球第一,绿色信贷的规模达到四十万亿人民币。然而,马博士看到,多数金融机构和企业仍是以追求短期利润为主要目标,在推动绿色投资和绿色发展的意愿上,仍高度依赖监管部门和政府给予的激励机制,这些企业和金融机构认为政府给了补贴、担保等激励措施后,项目有盈利才有动力做。这种心态下,如果政府资源有限,就难以让全社会参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企业家、金融机构管理者不能发自内心地认同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无法把保护自然当作每个人自觉肩负的使命,那么任何可持续发展举措都无法长久和大规模实施。
在这样的担忧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马博士想到了孩子们,他认为从孩童们开始,从小正确引导他们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或许可将天人合一的理念植入到下一代的价值观当中去。当孩子们观察大自然、接触大自然,并且把大自然当作自己的家庭那般去重视和呵护,久而久之,他们会自发主动地保护环境。在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工作后,乃至成为企业家、金融家的时候,他们也会成为绿色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推动者、倡导者,乃至政策制定者等。
由马骏博士担任主席的致雨慈善基金会和翟普博士发起的晓日春晖公益共同发起的“晓日春晖”儿童环境征文及绘画比赛就是在这样的美好愿景下应运而生。二○二二年至今,举办了三届,孩子们从“帮大自然伙伴写一封信”“我为‘垃圾’代言”“你生活在一个环境友好的社区吗?”这样的题目中,思考自己和环境的关系,透过作文及绘画抒发自己的想法。
今年,我很荣幸地作为评委之一参与到该项比赛中,从五十多所小学提交的近千份作品中,看到了小小年纪的他们,已经在思考如何减废,如何旧物回收再利用,绘画中被垃圾缠身而痛苦流泪的海洋动物,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地球生物的怜悯之心令人感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结束聚会前,马骏博士兴致勃勃地与我分享了一个正在创作中的绿色环保系列儿童动画片的样品,片中的小雨是个环保小卫士,他和助手,一只叫做小喵的AI精灵猫一起,为环境保护做各式各样的尝试和努力。在样片中,他们拯救了一只因吞食塑胶等污染垃圾而导致生病的鲸鱼。马博士期待动画片项目能够逐步形成系列,推广及应用到学校的课程和课外活动中,以更生动的方式在青少年当中传播环保理念。
有生之年我们这一代不会看到地球满目疮痍,但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在意,那么我们的后代,终有一日成为我们挥霍地球资源的牺牲品。我期待在马博士和各界的努力下,大家和这些环保小卫士们一起成长,构建更美好的大自然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