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七日谈(澳门篇)/澳门经济多元化的深层使命──从分配文化到生产文明的范式重构\吴志良

2025-05-20 05:01: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水上汇演《水舞间》剧照。

  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年来,经济适度多元化始终是中央政府与澳门社会的共同目标。表面上看,这一战略旨在破解博彩业“一业独大”带来的经济脆弱性,但更深层的命题在于重塑澳门的社会心理与生产方式──从依赖博彩收益分配的“食利型社会”转向以创新驱动生产的“价值创造型社会”。这种转型不仅关乎经济结构的优化,更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可持续繁荣的文化根基重塑。

  博彩依赖症的社会心理困境

  多年来,博彩业为澳门贡献了过半的GDP和八成左右的财政收入,形成了独特的“博彩─分配”经济生态。这种模式下,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于博彩产业链的利润分配,催生了三个深层矛盾:

  一是资本惰性。博彩业的超额利润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非生产性领域,房地产投机、金融套利等短期逐利行为长期盛行,挤压了实体经济的创新空间。例如,二○一四至二○一六年博彩业衰退期,非博彩产业增加值仍保持增长,但资本更倾向于通过物业投资而非产业升级获利。

  二是人才虹吸。博彩业的高薪岗位形成“虹吸效应”,青年群体更倾向进入赌场管理、酒店服务等低技能岗位,而非技术研发、文化创意等需要长期积累的领域。尽管横琴合作区已吸引近万澳门居民居住,但科技研发人员占比不足百分之五。

  三是价值认知偏差。社会普遍将“财富分配”等同于“成功”,形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集体心态。二○二二年博彩业衰退期间,尽管政府动用财政储备维持民生和协助企业,但公众对“二次分配”的关注远高于对生产性投资的讨论。

  这种分配逻辑的固化,使得澳门陷入发展悖论和“低水平均衡陷阱”:短期福利保障削弱了变革动力,产业升级缺乏社会共识,最终加剧对博彩业的路径依赖。

  经济多元化的文化使命

  澳门经济多元化的本质,是通过产业重构实现社会价值的重新锚定。特区政府提出的“1+4”策略(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现代金融、会展商贸、中医药、文化体育)不仅是经济蓝图,更是文化转型的行动纲领。

  一要从“财富分配”转变为“价值创造”。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二○二三年金融业税收占比达百分之十六)和横琴合作区的制度创新(如“横琴生产、澳门监制”模式),正在培育“劳动创造价值”的社会认知,建构重视专业技能的职业价值观。

  二要从“短期逐利”转变为“长期主义”。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集成电路、智慧城市)的培育,需要十年以上的研发周期。澳门科技大学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参与国家航天项目,正在改变“博彩即主业”的社会认知,塑造“科技报国”的新生代价值观。

  三要从“封闭分配”转变为“开放协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通过“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推动澳门企业参与内地产业链分工。二○二四年深合区澳企达六千四百六十一家,其中百分之三十从事研发设计,这种“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倒逼澳门社会形成“合作共赢”的开放思维。

  文化创新的破局路径

  澳门独特的中西文化基因,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差异化竞争力。通过“文化+”战略重塑生产文明,澳门可以探索一条超越传统产业升级的文化生产路径:

  首先,促成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澳门历史城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通过“非遗暨古代艺术国际博览会”等平台,将传统工艺转化为文化IP,衍生出文创设计、数字文旅等新兴产业,证明文化遗产可以成为生产性资本。

  其次,推动文化消费的场景革命。政府推动“演艺之都”建设,二○二三年举办大型演出二千馀场,票房收入十一亿澳门元。这种“文化消费─内容生产─就业创造”的闭环,正在改变“博彩即娱乐”的单一认知。《水舞间》、《澳门2049》等,将文化体验转化为具附加值产品。

  第三,开展文化教育的代际启蒙。“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孵化项目中,其中百分之四十涉及文化科技融合。通过“非遗进校园”“科技创客营”等活动,年轻一代开始理解“文化生产力”的价值,去年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专业申请量同比倍增。

  制度创新:构建文化生产力的制度保障

  要实现文化思维的根本转变,需构建适配生产型社会的制度体系:

  一要完善税收激励机制。对文化科技企业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博彩业税收部分转化为产业引导基金。例如,二○二四年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基金”,已支持二十三个跨境文创项目。

  二要进行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在职业资格认证中增设“文化科技工程师”“非遗传承人”等新职业,打破传统的人才评价标准。澳门旅游大学已开设“文化会展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要建立社会价值评估体系。引入“文化生产指数”,将文创产值、专利数量、文化出口等纳入考核。二○二三年澳门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百分之四点七,较二○一九年提升一点二个百分点。

  澳门的经济多元化,本质是一场关于“如何定义进步”的文明对话,是超越经济维度的人文觉醒。当“文化生产力”成为社会共识,当“创造价值”取代“分配财富”成为主流价值,澳门才能真正实现从“博彩之城”到“文化之都”的蜕变。这种转型不仅关乎经济韧性,更是对“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文化诠释──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探索出一条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我们相信,“澳门的故事,终将从‘赌桌上的传奇’转变为‘创造者的史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