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草木成帷,花开如锦。田野里,一畦畦蒜苗长得正旺,碧绿碧绿的,愈发诱人。摘一小撮儿回来,用清水淋洗,菜刀切碎,煮小麵时,最后撒上葱花蒜瓣儿作为点缀,滋味喷香,一碗葱花小麵下肚,足以身心明朗。
年幼住在农村时,春夏交替,大人们在菜园里种上一些蔬菜,如小白菜、韭菜、四季豆、青椒、蒜苗等,这样就能确保每日餐桌之上,蔬菜俱齐,嘴巴也不会感到腻味。下过一两场雨,这些小家伙们便蓊蓊郁鬱生长起来,像绿油油的翡翠。一阵清风拂过,空气中飘散着淡淡草木清香。我最喜欢蒜苗,绿莹莹地探出头,娇羞胆怯,像闺中少女,给人一种含蓄内敛之美。
采摘蒜苗手法要轻,轻轻折断,慢慢捻下,这样就能确保口感鲜美。刚采摘下来的蒜苗,带着一种清淡的香气。每每做饭,切蒜苗时,手上也沾了它的香。除了蒜苗,大蒜也不例外。炒腊肉时,葱薑蒜爆香,再腊肉下锅,肉香伴着蒜香,令人胃口大增。
农村地区的很多植物,既能食用也能入药,这就是“药食同源”。五六月份,暑热湿气增加,蛇虫鼠蚁活跃频繁,人们就会在家门前挂些大蒜,既可以防御外邪,也能驱赶蚊虫;过端午时,人们还要吃醃製入酸的独头蒜,可以简单调理肠胃,有效预防腹痛与腹泻。
据历代本草记载,大蒜气味辛温,能杀虫解毒。智慧的古人其实很早就发现了大蒜能够治疗肠胃疾病。东汉名医华佗曾用蒜齑(切碎的大蒜子)与醋搭配用来治疗蛔虫腹痛;“药王”孙思邈用大蒜治疗洩泻暴痢;“药圣”李时珍也曾用大蒜治疗过霍乱。古人有“携大蒜旅途,则炎风瘴雨不能加,食偈腊毒不能害”之说,这其实就是运用大蒜能够消毒杀菌的作用来预防胃肠疾病。
自然界有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舌有五味,酸、苦、甘、辛、鹹……其实,人与自然、社会之间,需要讲究一个平衡,过犹不及。我们食用蒜苗时,也需要其他食材的调和,这样做出来的饭菜才算是可口饭菜,我们的身体也不会偏食或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