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柳絮纷飞/悲壮的三文鱼之跳\小 冰

2025-05-28 05:01: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直以来喜欢吃三文鱼,而今我更在乎三文鱼的生平。北美奥林匹克国家公园有一处三文鱼瀑布,远道而去看牠们跳水。

  这些三文鱼来自加拿大,牠们游过海峡,穿过山涧河流,破浪激流险滩,游到这里往高处逆流而跳。河水泛着白泡,水流汹涌,礁石陡峭,哗哗的水声。

  有些稍小的三文鱼力量欠佳,反复冲刺也跳不上来;有些跳上来了,几斤重的身体叭地一声摔在石头上,或者再弹回去,或者弹向另一块石头,再叭叭两声,伤了或者死了;有些刚好跳进水潭,便向着更高更陡峭的上游继续前进。

  我在岸上有诉说不尽的感慨,多想助牠们一臂之力,多想托住牠们别被激浪冲下去。何必这样悲壮呢?牠们让我的心,因那一次次奋勇的跳跃而痛。又何必这样淒美呢?牠们明知道那些举动可能通向一条不归路。

  终于回到故里的三文鱼,开始停止进食。成对地用尾鳍在砂砾上铲出一个坑,在那里完成授精产卵,之后或者精疲力竭地死去,或者以跳跃的方式自杀,留下尸身给小鱼当食物。

  把受精卵埋在砂砾中,免于捕食者的伤害。三十天,可见两个黑点的眼睛;四十天,淡淡的黑色脊柱出现了;六十天,开始分泌一种酶以帮助软化卵壳;九十天,成熟的胚胎从砂砾中爬出;一百天,鱼苗游向较为缓和的水潭,准备适应湍急的河流和浩瀚的海洋;四五年后强壮了,从海洋洄游出生地产卵。

  一生只为赶路,就算幼年在平缓的潭里,也只为了长到有足够的力量游向大海;就算在大海的几年很自在,那也是为了跳上岩石养精蓄锐。向死而生,一次次被礁石阻挡,被险滩拦截,被激流冲走,依然坚持一搏生死地跳跃,带着遍体鳞伤的身体,还要执著地、坚忍不拔地前行,只为回到出生地繁衍后代。

  常规下,三文鱼在每年的九月十月产卵,据说繁忙时段河面挤得黑压压的,几乎触手可及。那天才四月中旬,牠们为何要急于赶路呢?

  三文鱼的产卵条件非常严苛,环境要静,水质要清,水流要急,水温要在五至七摄氏度左右,底部要砂砾地。据研究机构统计,每对雌雄三文鱼一次能产卵四千来个,孵化出八百来条小鱼,在淡水里生活两年后剩下两百条游向大海,四年后洄游淡水河的只有十来条,能到达故里产卵的只有两条。

  印第安人敬重三文鱼,当地不时可见三文鱼图腾,以及用之命名的三文鱼公园、三文鱼山、三文鱼河、三文鱼大道。三文鱼,是他们心中甘于奉献的精神。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