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閒话烟雨/读罢诗书论浊酒(一)\白头翁

2025-07-07 05:01: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杨慎有一首名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唱遍大江南北,几乎家喻户晓,最后两句:“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为何一壶浊酒而非一壶清酒?浊酒为何酒?为何酒浊?杨慎为何独言浊酒?纵观杨慎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苦大难,跌宕起伏,悲苦交加的一生让他寄情于酒,“纵酒自放”,酒浊不如世道浊,言浊酒是悲苦怒怨皆在浊中,浊酒易伤感,易上头,杨慎就只求速醉,此酒不浊何酒浊?

  论浊酒先论杨慎。

  杨慎生活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间,对照公元应是十六世纪上半叶。其父历任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元老,当了十多年宰辅。杨慎自幼着迷于读书、乐津于作文,七八岁时诗词歌赋开口即来,十一二岁提笔作文,倚马可待;十五六岁和翰林院的翰林们讨论学问,研究理论;二十四岁以一甲第一名高中进士,后又任翰林院修撰和经筵讲官,妙文高论,常惊内外。可谓春风得意,没有人不看好杨家这位天才俊男,仕途畅达。据说只有他爹,那位在明三代王朝中波谲云诡的政治漩涡中稳坐钓鱼船的老政客曾有预言:作文父不如子,做官子不如父。

  杨慎从大堂之上跌入荒蛮之地是碰上了嘉靖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死于“豹房”,因其无子,按照明朝《皇明祖训》“兄终弟及”,其堂弟朱厚熜就当上了皇帝,这就是明嘉靖皇帝。朱厚熜一登上九五之尊就想光宗耀祖,他是顶着堂兄的名义当上皇帝的,因此在祖堂和皇室中,他按明朝立的祖训,只能管朱厚照的爹叫爹,管朱厚照的娘叫娘,三九大典,文武百官面前亦不能有丝毫越轨。嘉靖皇帝要让亲爹亲娘有先皇、皇后之名,因此他要修改祖训,这就是嘉靖年间的“大礼仪”之争。杨慎是反对派的领头大臣之一,被打得死去活来,几次奄奄一息,几次报丧停尸,但终于挣扎着活下来。嘉靖皇帝给他留下一条命,官一贬到底,抄家论罪,充军云南。

  这就应验其父那句“做官子不如父,作文父不如子”,民间还讲“疏不间亲”,何况皇家之事?杨慎一生倔强,循规蹈矩,纵有后半生大难,也有那么大的文学成就。作得诗词近三千首,他还被史家称为“古来著书最富第一人”。不仅经史、诗词造诣深邃,而且在哲学、文学、史学甚至在天文、地理、语言、戏曲、医学、金石等都有不凡的建树,甚至独树一帜。“拔戟自成一队”,好生了得。杨慎嗜酒,《明史》中记载:“每问慎作何状,阁臣以老病对,乃稍解。慎闻之,益纵酒自放。”杨慎纵酒,酒量颇大,也常酒醉,醉而有诗“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杨慎喝没喝过浊酒?据记载,即使杨慎当年被贬路过泸州时,也深受众人尊敬,每到一地,无论官民,识与不识,皆高接远迎,载酒从游,远近前来求学问道者,确有“载酒问字”之状。杨慎不缺酒,不缺美酒。明朝立国二百七十六年,国家一朝比一朝腐败,一代比一代无能,却有一怪现象,从元朝到明朝,政治上腐败没落,但製酒业却得到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中国酒独特的风格。我们今天只研究浊酒。杨慎感叹的“一壶浊酒”,据研究这位“状元词曲罪臣诗”的学者称,杨慎到泸州每日喝的就是泸州老窖酿出来的高度高粱曲酒,绝不会去饮当时在泸州早已绝迹一两百年的浊酒。那五百年前的杨慎为何要感叹“一壶浊酒”且还“喜相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