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下午,参加香港舞蹈团的新舞季发布会。转眼,舞团成立已四十五周年,而笔者在过去十多年里,特别是杨云涛先生担任艺术总监的这十二年来,亲见舞团不单在舞者技巧和舞作编排上不断提升,更见证舞团在与其他文化艺术门类(如绘画、书法、武术等)的对话互动屡见新意,破界创造,步履不停。
今次舞团四十五周年舞季发布会,在香港艺术馆二楼中庭举行。当日晴朗,蓝天下的维港格外可爱动人。杨云涛在致辞时谈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时常到访香港,在维港畔写生时,眼前所见亦是这片风景。明年五月,舞团将在维港边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演出《之间──吴冠中水墨行》,便是将名画家笔下香港风景糅入舞姿身影之间,又请来香港当红音乐创作人王菀之作曲,绘画、舞蹈与音乐互为映照,共同建构曼妙摇曳的诗意情景。
新舞季另一部跨界之作,是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的大型舞剧《武道》。今年恰逢国际功夫巨星李小龙八十五周年诞辰,《武道》旨在透过舞蹈与武术的融合创新,诠释李小龙功夫背后的意蕴哲学。过去八年来,杨云涛带领香港舞蹈团一众舞者深入武艺世界探索,跟随武术师傅从一招一式学起,在肢体律动与气韵之间,寻找中国舞蹈与武术的相似和互通。今年十一月首演的《武道》,是舞团继《凝》和《山水》等作品后,“舞×武”跨界的再一次成果展示。
将于今年九月载誉重演的非遗舞蹈诗《廿四节气》,致敬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梦.牡丹亭》,还有以熊猫为主题的閤家欢音乐剧等,都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新创作,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另辟新径。
中国舞在当下发展,离不开传承,更离不开创新。传承与创新互为表里:传承,需在当下时代的语境中施展;创新,则要在经典的基础上再思及发挥。不论传承或是创新,都不应固化,也不必拘泥,而是尽可能地从在地、从时潮中汲养,如是,才能持久,且生生不息。这不仅是值得香港舞者思考的题目,也值得每一位关心中国舞发展的人关注并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