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英伦漫话/面包魔法\江 恒

2025-07-24 05:01: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有人说,现在英国一些很美味的食物都夹在了面包片之间,这种说法虽有些绝对,但至少道出部分事实。

  早前有英国美食博主发帖称,伦敦东区有一条小巷,每到午餐时间都挤满人,其中大部分是穿着时尚的千禧世代,伴随着一阵阵燃木烤箱的香味,不断有人手拿三文治从队伍里走出来。原来这家名叫Rogue Sarnies的店以卖三文治走红,因太受欢迎,需提前预订,这些排队的人都是下了订单的。至于为何有这么多食客捧场,按餐厅老板的说法,因为比起进正式餐厅点菜,人们愈来愈喜欢拿起就走的三文治,况且该店的食材和搭配都独具匠心,吃起来有米芝莲的感觉。

  从实际情况看,他所言非虚,如今从伦敦的Dom's Subs,到曼彻斯特的Fat Pat's,再到爱丁堡的Alby's,英国各类三文治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售包括鸡肉沙瓦玛、罗曼斯可酱土豆泥、烤辣椒和脆脆的炸杏仁等创意馅料,新式炒猪肉和醃製酱,以及奶酪和辣椒牛排等不同口味的三文治。尽管相比普通三文治,它们的价格略贵,平均十英镑左右,但市场需求旺盛。如同美食评论家所说,“它们就像一顿三道菜的大餐,只是不用盘子,而是把东西夹在面包片里”。

  这股三文治潮流也打破了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自十九世纪中叶起,随着工业社会及工人阶级的崛起,速食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而三文治以制作简单,食材组合自由,便携易食且口味多样而广受欢迎。当时伦敦街头至少有七十多处小吃店出售三文治,此后一直在英国人餐桌占有一席之地,直到今天三文治生意仍长盛不衰。从口味上讲,英国人常吃的三文治十分单调,通常是肉类配蔬菜。上世纪七十年代,最经典的一个三文治广告,便是伦敦一家商店里堆满切片白面包,中间夹着火腿和香肠。作家艾米莉.博斯特在《礼仪》一书中描述了英式传统家庭三文治:大人和小孩子都爱吃上面放好作料并涂有一点牛油或沙拉酱,使面包吃起来润滑一点的夹肉三文治。

  曾经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的傅莹在《大使衣橱:外交礼仪之旅》一书中,提到了她对英国三文治的印象,当时她应邀参加白金汉宫的花园酒会,招待客人的就是传统英式红茶配三文治,材料有黄瓜片、火腿和鸡蛋等,都是相当简易的。王室有过统计,每次花园酒会消耗大约二万个三文治和二万七千杯茶,英国人对三文治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玛莎百货开创的包装袋三文治开始风靡市场,奠定了今天英国的三文治主流格局。或许是吃厌了三文治单调的款式,近年来人们开始追求口味的变化,愈来愈多人放弃了火腿和芥末等经典配料,在选择上更加多样化和有创意及创新。根据一项潮流趋势的市场调查,英国老一辈人偏爱火腿三文治,大多数婴儿潮世代喜欢配切达干酪,而Z世代更喜欢鸡肉和精致的馅料。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三文治曾被视为“垃圾食品”,因其含有高油、高盐、高糖的食材,并且不少上班族只再配可乐和薯片就算是一餐饭,令营养不容易均衡。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近年不少新式三文治店应运而生,食材选用炖肉、自制的酸辣泡菜、鸡蛋或小土豆等,面包则选用比酸麵团更受青睐的自制佛卡夏面包,受到食客们的好评。

  另外,随着疫情期间外卖兴起,更多餐厅推出创新三文治。比如Rogue Sarnies,在三文治里面夹上栉瓜、博洛蒂豆和山萝卜,还有甜番茄、清凉的布拉塔奶酪和柠檬酱,面包酥脆,香味十足。Fat Pat's提供馅料为纳许维尔辣炸鸡、费城奶酪牛排配脆洋葱、五种混合黏稠乳酪的三文治。Silver的三文治馅料则包括鹹牛肉配泡菜,瑞士奶酪和芥末配肉丸子,鲔鱼蛋黄酱配莳萝、酸豆、橄榄、醃洋葱和黄瓜等等。该店注明鸡肉不是来自超市的预制品,而是每天早上用百里香、大蒜和橄榄油现烤的,蒜泥蛋黄酱是自制的。

  英国名厨马克斯.哈雷说过,美食不外乎是“冷热、酸甜、脆软”这三个核心元素的对比,美味就在其中,而完美的三文治应该“每一口都包含所有成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