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梅,我年过花甲的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煮鸡汤,雨还没有落,却潮得很,窗外那树芭蕉的叶端吧嗒吧嗒地滴着晨间的露珠,彤云密布,似乎在憋着一场透雨。
梅雨季读书,似乎应该读一些心情明媚的书,书如菜肴,也要看心情来搭配,梅雨季读书,我选择的是文友周华诚的《金果谣》,写胡柚的书,封面设计得耀眼得紧,像是一盏小太阳璀璨在封一,翻开来就心情明媚。
雨还是落下来了,黏腻感丝毫没有消解。翻书之间,书的边缘没有了昔日的凌厉,更不会割手,梅雨浓重的湿意,让一本书也有了温柔的气息。华诚兄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从“一地一果”写起,把常山胡柚的种植和产业发展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胡柚跟随他的文字,种植、抽芽、开花、坐果……明线上看是《常山县胡柚农业发展报告》,暗线又可以看成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胡柚月令》。胡柚的物候在他的笔下流转生辉,一颗小小水果的大产业在他的书卷中暗暗壮大,胡柚渐萌、渐圆、渐黄、渐收……
我没有在梅雨季去过胡柚林,倒是从新闻上看到梅雨季,胡柚林排涝顺利,胡柚林蓊蓊郁鬱,林边的村民如释重负。想必,雨天在胡柚林下行走,叶片油绿,下面伏着的胡柚已然坐果,是有喜感的。
念及少年时,吾乡西瓜季,会有乡人在地头搭一座庵子来看瓜,不知道有没有人搭庵子看胡柚。若是庵子搭得早一些,或是经年不拆,于梅雨季在胡柚林听雨,定也不错。雨打芭蕉是一种文人化的美学律动,雨打胡柚林或可以看成是一种自然生态的美妙图景。
华诚兄说:“胡柚是个好果子,果壳有诸多药用价值。乡人拣皮厚的一部分用清水洗淨,切碎,拌入南瓜乾中,一道蒸出来,使得南瓜乾之中又有了别样的风味。”若有机会,去华诚兄所在的常山,最好是一边读《金果谣》,一边尝一尝如此这般胡柚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