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六月二十一日),雅文走了,我对她患病虽有思想准备,但这个消息还是使我很震惊,也让我非常难过。我总相信她还在,每次走出楼门我都要张望,有没有一个穿着运动服、戴着学生帽、唱着歌、打着拍子、蹦蹦跳跳走过来的雅文……
张雅文是国家一级作家,我和她相识是在二十九年前,那时我随先生出使韩国,雅文来首尔采访一位曾经做过三届韩国总统御医的老华侨,我们借此机会请她来使馆和大家见面,她很热情给大家讲了她的文学人生。讲话实在,风趣幽默,受到大家热烈欢迎。她送我一本她的小说《趟过男人河的女人》。
两年后我们回到北京,赶巧参加了她的长篇传记《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出版仪式。之后多年没有见过面,直到我和先生入住养护中心。一天,在院子散步时偶遇雅文,方知她也来此入住,对这个意想不到的重逢,大家高兴地拥抱在一起。
从此我们在养护中心一起度过五年多的养老生活。五年多来,我和她几乎每天一起散步聊天,她是一个活泼爽朗,又心地善良、真诚实在、不虚伪弄事的人,是个可交的朋友,我们有喜事互相报喜,有烦事互相倾诉,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挚友。
雅文是一位优秀作家,她一生写了数十部著作,以报告文学为主,也有小说、散文、随笔、电视剧本、电影剧本等,她的作品都是非常励志的好书。展示她一生奋斗历程的《生命的呐喊》获得报告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其他作品也获得纪实文学的全部奖项。一些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获得广泛收视率。小说《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作为“国礼”,获习近平主席赠送给了比利时国王菲利普。
雅文的一生是拚搏的一生。她出生在辽宁开原一个只有自家一户的小山沟,从小受尽了贫穷,但她从没有向贫穷和艰苦低过头。瘦弱的小姑娘每天沿着野兽出没的山路去上学,锻炼了她的胆量。后来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参加了速滑队,经过几年的苦练,成为国家一级速滑运动员,后因伤病不得不退出体坛,但她从此练就了绝不服输、永不言败的精神。
因为家穷,她只上到小学五年级,为了考大学,她用了三年时间恶补了从初中到高中的全部文科课程,但因政治运动终止了她的大学梦。丈夫鼓励她说:“等咱俩老了,写一部体育小说,让小说里的人物去拿冠军,实现我们的冠军梦。”雅文不想平平庸庸过一辈子,想轰轰烈烈幹一番事业,她说:“干吗要等到老年,我现在就写。”没想到,丈夫一句玩笑话,让她从此走上文坛。她开始发奋读书,每年除大年除夕,其他时间都用来“恶补”古今中外各种书籍,愣是从小学五年级水平,成长为国家一级作家。
为了给报告文学开辟一条新路,寻找新的题材,她决定自费独闯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她背着一包皮衣和旅游鞋,混在“中国倒爷”队伍里,卖衣服鞋帽赚够旅费,就到一些城市采访华侨、中国留学生、国际倒爷等各色人物,记录了他们在异国他乡闯荡的故事,目睹了刚刚开放的俄罗斯现状。特别是冒着极度危险去到当时战火纷飞的车臣,亲眼看到满目萧条、充满恐怖的城市。她背着厚厚的一摞采访笔记,回来写出一本报告文学集,取名《玩命俄罗斯》。
之后,她又克服重重困难和挫折三次自费闯荡欧洲,去比利时采访二战时期冒着生命危险从纳粹德国铁蹄下救出上百名比利时人民的中国女人钱秀玲老人,写出长篇小说《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后改编成电视剧。她曾走遍我国十一个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采访了少年犯及管理人员二百四十多人,写出了纪实文学《妈妈,快拉我一把》,这是文坛上少有的题材,对拯救少年犯和社会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雅文的一生又是充满坎坷和不幸的一生。她说她一辈子都向该死的命运苦苦地抗争着。她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百倍呵护着她,但丈夫进了牛棚,贫病交加、孤独无助的她把女儿生在了冰冷的土炕上。她把小说《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改编成电视剧,遭人侵权,为和非法侵权行为作斗争,打了三起官司,得了严重的心脏病,除原有的支架外,又搭了三个“桥”。她和丈夫住进养老院后,万没想到丈夫因病住院去世,永远离开了她。雅文坚强地挺了过来,没想到,在她写《永不言败──走进中国冬奥冠军的冰雪人生》一书时,发现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她以生命做“抵押”,坚持写完最后一部书。
雅文曾说,文学就是她的生命,她以强大的生命力,闯过种种坎坷和苦难,创造了她丰富的人生。雅文虽然走了,她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