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问 海(上)\王燕婷

2025-08-14 05:02: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雷山岛上的咖啡馆,临海而立。

  我坐在露台的铁艺椅子上,面前摆着一杯黑咖啡。向来嗜甜如命的我,竟破天荒没有加糖。海就在眼前铺展开来。蓝,一种难以言说的蓝。天是淡蓝,海是深蓝,两种蓝色在远处的地平线上折叠交融,分不清界限。陆地像一只伸向海面的触角,而我就坐在这触角的末端。黑色的海鸥在头顶盘旋,时而俯冲下来,叼走游客盘中的糕点,又振翅飞去,留下一串得意的鸣叫。

  海浪拍打着礁石,声音不紧不慢,像老式座钟的钟摆。一切都是静谧的,面对这样浩瀚的蓝色,冷静而深邃的蓝,人忽然变得很轻,很放松。这是一个极适合放空的所在。或许,放下所有的同时,周遭有无形中托举和接纳你的存在,比如幼时母亲的怀抱,长大后伴侣的肩膀。而这里,名叫“惠安”的地方,确实是个母性十足的地方。

  这边的女子,有个统一的称呼─惠安女,与湄洲女、蟳埔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不是随便哪个地方的女子冠上地名就能当得的。惠安女有她们独特的服饰,碎花的头巾,露出肚脐的大裾衫,宽宽阔阔的黑色裤子,这样的服饰装扮被总结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头巾包裹得严严实实,腰间却大胆地露出一截肌肤;上衣短小精悍,裤子却宽大如裙。如此内敛与张扬并存,传统与叛逆共生的装束,最初实则是为了满足她们在海边劳作的需求。

  初识惠安女是小时,老家建房子,请来了惠安师傅。这些惠安师傅会带着他们的女人一起来。男人们打石头,把石条打得平整。待到石条修整好,女人们便备好扁担,将石条用绳索套好,走在前头,她们的丈夫走在后头。那么重的石头,压在肩上,她们的腰竟然还不弯,脚步走得比男人更稳当,她们慢慢地挪出一小步,仔细谨慎、不慌不忙。不论炎夏或寒冬,她们的头上都紧裹着花头巾。汗水在她们脸上冲出沟壑,但她们面色总是平静,一声不吭。

  石头很重,生活的担子更重。这些“扛石头”的女人,即便没跟着丈夫出来帮人修房子,她们在家便是照顾老人、孩子,上山种地,下海捉鱼。她们把生活扛得稳稳当当。上世纪五十年代,她们还修建过惠女水库。而这些海边的女子,从走婚的习俗中走出来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