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君子玉言/苏轼与张怀民\小 杳

2025-08-20 05:02: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苏轼与张怀民之间“月色那么好,一起去看看”的纯真友情,引发了后人两个“千年谜思”:苏轼是怎么判断张怀民睡没睡的?怀民真的“欣欣然”被吵醒,“欣欣然”当一个“赏月搭子”吗?

  一○七八年,时任江宁签判的张怀民因为帮变法受阻避隐江宁的王安石修精舍而获罪,被贬黄州,谪居时长约为五年。一○八○年二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到此地,至一○八四年三月赴汝州就任,在黄州待了四年零二个月。两位天涯沦落客成了邻居,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一○八三年,苏轼想结束自耕生活,到黄州城南买地,以为会终老于此了。同年,张怀民也在江边建了所房子,苏轼前去参观,给房子命名并写下《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癸亥六月,张梦得营新居于江上,筑亭,公榜曰快哉亭,作《水调歌头》。”平山堂是苏轼的恩师欧阳修在扬州主持修建的,为淮南第一壮丽。闰六月湖北夏日的风光,让他想起了扬州平山堂的景色,“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他为怀民新舍的命名,像是他自己人生态度的表达,洒脱大气,酣畅淋漓,成了千古名句。

  除了此篇和《承天寺夜游》,苏轼还有一篇短文和一首词提到张怀民。

  短文出自《东坡志林.赌书字》:“张怀民与张昌言围棋,赌僕书字一纸,胜者得此,负者,出钱五百足作饭会,以饭僕。社鬼听之,若不赛者俾坠其师,无克复国。”张怀民和张昌言比赛围棋,用苏轼的一幅书法做奖品,谁赢归谁,输家要拿出五百文铜钱组局,请苏轼吃一顿。比赛之前,苏轼让他们在土地神前发誓,必须遵守规则,要是输家不请客,就让土地神予以惩罚。这篇有趣的短文没有留下年月日题款,但可以看出,东坡与怀民相当熟络,经常开开玩笑。

  承天寺夜游后的同年腊月初八,为庆祝张怀民被起复,他们又跑到快哉亭喝酒:《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卫霍元勳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閒驾?鸾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这期间,穿插了苏辙来黄州。承天寺赏月半个多月后,苏辙来黄州看兄长,肯定得问,哥你在这有啥好朋友啊?苏轼献宝似的说,我和张怀民这小子最铁,那苏辙肯定得去拜会一下了。于是也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甕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古代亭子可以有墙壁有门窗。张怀民修的这个快哉亭,安在江边,夏天住住还算凉爽,到了冬天,江水咆哮,寒风湿冷,根本没法住。所以才有张怀民跑去承天寺借住,并与苏轼寒清夜赏月。

  有人据此猜测,承天寺夜游之后,苏轼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去“撸”张怀民侃山,绝对不止一次,把张怀民给折腾不轻,于是大冬天又回到江边来住。故有后面苏辙所记。然后张怀民就一直忍着寒冷躲在江边。进入腊月,传来被起复的好消息,心情大好,才又开始招呼苏轼这个磨人精,特意给亭子烧得旺旺暖暖的喝小酒。

  我倒是觉得:苏辙来黄州看哥哥,作为哥哥最好的朋友,张怀民肯定要被苏轼引荐给苏辙,“我一好哥们叫张怀民,他的房子就是我起的名。”张怀民在哪里接待苏辙呢?承天寺?不妥。必然去快哉亭,坐下喝喝茶,接待老友的兄弟,没毛病吧。至于说腊月初八快哉亭喝小酒,也是同样道理。张怀民起复,行将告别,故人老友在自己家搞个红泥小火锅,开怀畅饮。不然,到承天寺喝酒吗?这三个月里,张怀民未必为躲苏轼“撸”而去住快哉亭。大冬天的,月亮再好,去外面蹓跶也需要好大勇气呢。此间,“怀民亦未寝”的情谊,当以另外的形式一直存在,温暖着彼此的黄州岁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