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与事/如来笑佛在蓬莱\黄秀莲

2025-08-27 05:02: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记得巴黎的蓬莱吗?老板退休了,餐馆交给女儿打理。”“蓬莱!我当然记得,黎先生黎太嘛。”苏雪的笑声从温哥华传来,美好的回忆如涟漪漾开。原来只要给人温暖,总会有人记在心里,哪管地方远近。

  数年前她赴法国露德圣母城(Lourdes)朝圣,到法国第一站当然是巴黎,我极力推荐蓬莱。她根据名片,加上我的清楚说明,轻易就抵达了。其实,巴黎地铁尽管纵横,可是站内指示清晰,只要弄清楚哪一线哪一站,肯定不会搭错车,至于离地铁站不远的地方是难不倒游客的。怎知正值八月,恰是法国的度假季节,餐馆刚刚休息完毕,翌日才营业,饮食业要提早准备营业,老板提前在店内打点。远客但见大门锁上,怕摸门钉了,但内有灯光,便叩门一问,跟应门的说个来龙去脉,老板一听,不假思索就说:“请进请进,我请你们吃水饺。”眼前仅是陌生人,可是主人明白远道而来的心情,不忍人家失望,于是两下手势就送上水饺。朝圣路上的起点,一阵惊喜一段善缘恍惚在等着,注定要她先遇上好人,赠以暖胃暖心的水饺,以壮朝圣行色。

  老板并非教友,餐馆入口有一尊如来笑佛,乃熟客所赠,隐隐然有其寓意──入门一笑,且吃且笑。

  那么,我这香港客,怎能识得远在海外的蓬莱呢?这么一问,更觉世事如网,在恰当的时空,有缘自会蓦然相遇,无缘只好擦身而过。

  巴黎女友会中,美英是成名的时装设计师,她家离蓬莱颇近。而蓬莱,中菜与人情同步奉客,帮衬一次后自会重来。也忘了是哪年了,总之我踏入蓬莱,还带了一对法国老夫妇来品尝炸虾卷、春卷和咕噜肉。煎炸之物,外脆内香,最得洋人欢心。这对老人家能说英语,曾带我去诺曼第和西班牙马略卡岛(Mallorca)游玩。老先生退休后在罗浮宫教授名画欣赏,夫妻热爱中国艺术,奈何他近年困于脊椎之患,站一会儿坐一会儿都艰难。唉,我能帮忙什么呢?

  灵机一触,想起了炸虾卷。这道菜是手工菜,制作需时,必须预订,便跟老板约好,并叙述其事,他一以贯之地热心说:“这老人家要不要看看跌打呢?”黎太站在旁边提醒:“法国人怎会信跌打呢?”黎先生恍然,颔首同意。夫妇合拍,互相补足,经营小小的餐馆,建立小小的事业,遇到话正投机的客人,尤其是来自香港的,就更豪兴遄飞。话题从法国税制、福利谈到这餐馆的租约、置业的机遇等,说什么都直直爽爽,欢欢喜喜,餐馆之内洋溢亲和。

  在这因缘下,好几回我拎着新鲜出炉的外卖,坐一线地铁往香榭丽舍,探望久病的老朋友,且记得一直微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