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君子玉言/心随天真\小杳

2025-08-27 05:02: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画展一角。/作者供图

  香港老友S先生来京办画展。自去年上海办展,时隔近一年,S先生又画了一批新作。展前小坐,雨后的前门老街深院,老友叙话,轻松开心。

  周末下午,同恩师去美术馆。S先生邀请嘉宾如他的为人,低调冲淡,不以世俗炎凉取舍近远高下,旧友认长情,新知尊方家。退下来的老领导、老朋友、老同事,都是历经十几年、几十年的老交情……也有来自海内外的员工,不少人在他公司一做三四十年,舍不得离开。还有一些,是美术馆、博物馆等业界的专业人士。去年上海画展,九十七岁的林贝女士专程从香港赶去,可爱的老太太有好多颜色的眼镜,搭配同色系的衣裙。一段友情绵延几十年直到百岁,令人感叹羨慕,其中真诀,唯心唯诚。有如S先生画画,顺着内心的气息,喜乐随缘,挚诚随心。

  我与S先生结识于十四五年前。到香港工作后,即去拜访他,他带着刚从国外读书回来的大女儿Chloe,引荐给我认识。我很喜欢Chloe这个女孩子,聪明能干又纯良可爱,从此成了忘年交。一起看演出、看展览,去银杏馆跟服务生老人家唱歌互动。

  S先生讲他在拍卖会上拍东西的故事。他用不甚标准的普通话说,曾经去拍名人“xiao gou”,我很诧异:拍卖会有拍名人的小狗?Chloe和秘书Faye笑得不行,赶紧“翻译”是“名人手稿”。至今,这个“梗”仍然是我们说笑的话题。

  S先生是位实业家。企业遍布世界各地。他一边在拍卖会上收藏艺术品,一边在视察企业的时候,遍访各地博物馆。几十年来,无数艺术品在他眼前经过,这个过程,他并非带着专程“学艺”的目的,就是路过、顺便看看。这种无功利心的观看,成了无声无息的滋养。他的收藏也不拘一格,随心喜欢就拍了收了。

  疫情开始后,他没办法再出去跑,坐在office,动了画画的心思。让秘书去买画笔,秘书问买什么样的笔,他说看着买吧。秘书买回几套笔,各种颜色都有。从此S先生开始画,画得如痴如醉。隔离在酒店时,也是每天不停地画。以往看过的那些艺术品的感觉,此时自然而然流到笔端。

  S先生画画,不设边界,不拘题材,不限材料,大至石壁木板,小至纸巾便签,随手所得,信手而画。“我画的时候,从来不会先画构图图纸。那种想好了再画,对我来说反而不自由。”画风既不传统,也不属于通常意义的“当代绘画”。他用一个粤语俗语自谦“唔汤唔水”,灵感本来就是浑然天成的,预设不来。他的眼睛和心像是一个滤镜,“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带着一种“风若来,便是来”的从容随和,没有故事背景,不去讲述情绪,不刻意追求题材从何而来,落笔要往哪儿去,随心涂抹,让笔墨在手边自然晕染。色彩或浓或淡,即便尺寸很大的作品,也没有压迫感;即便用了浓烈的色彩,也不显得张扬。跨越中西古今,穿越形式框架,像水渗入纸中,自有它的路径;如水漫石上,云捲天边,无意于佳,乃得其佳。

  这种“不讲章法”的“漫游式”画画,也像是一种画笔下的“山水walk”“城市walk”“心境walk”。所有看过画作的人,无论行家还是普通观众,不需去描述,就是觉得好看,眼睛舒服、心灵自在。你会觉得画面上所呈现的,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我们所见过的美,都在这一幅幅画面里。

  S先生讲究美,Chloe曾说“爸爸发型穿着都很新潮”。他画画不拘一格,却在意一个字,“美”!传统说法构图之美、意境之美、色彩之美,他融合一起,并“在他的实践中,呈现一种解构后的真诚。”他从不回避好看,也不为“观念”让位。

  不急于“成为”谁,因为他从未为谁而画;不执著于表达什么,让作品自己说话。他将画画视作呼吸一样自然,“每个人看画,都是自己的事。我画完,就已经完成了。”“如果哪天我不想画了,就不画了。”画画就是呈现自己的本心,淡静率真,温煦诚挚。果然画如其人。

  他的画也激发了周边创作。画展上,模特展示了知名服装设计师郭培女士以S先生画面设计的裙装,在松林小径款款而行,美极了。天上平均五分钟一架即将降落的飞机飞过,增添了出乎意料的奇妙效果。

  我还有一份额外的开心──见到了S先生一家,特别是Chloe和她阳光帅气的先生,还有干练的Faye和在香港时的几位朋友。今天的云也很美,自在洒脱,天真腾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