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七日谈(北京篇)/为什么新疆塔城又添书香\叶 梅

2025-08-28 05:02: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丝绸之路”新疆.塔城文学馆。

  从新疆塔城飘来的书香,先是从擅长讲述的作家何建明笔下领略到的。前几年有一次在北京的文学会上,见到脸带疲惫之色的何建明,他说刚完成一部关于“大飞机”的长篇报告文学,都以为他会休息一段时间,却没想到时隔不久,就又听说他去了新疆塔城,行走在那片辽阔的大地上,深入采访多日,后来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石榴花开》。

  这部作品让我们一下子走进了塔城。何建明用真实的笔触与饱满的情感,书写了塔城地区维吾尔族的“爱心妈妈”,对祖国一片赤诚的“升旗手”,创办“牧家乐”的汉族干部范博昌、为战友守墓近五十年的戍边英雄张秋良,还有“榆柳一家亲”的兄弟情深,辽宁对口援疆的倾力付出……塔城地区数十位民族团结典范的事迹得以文学的表达,书中不同民族、性格鲜活的人物,如同塔城的代言人,以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示出塔城的美景。书香吸引着众多读者走进新疆,走进塔城。

  塔城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这座地处新疆西北边陲的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丝绸之路上举足轻重的关键驿站,古时被称作“塔尔巴哈台”。在一些古籍中多有涉及。丝绸之路中的“阿勒太道”,从鄂尔浑河、色楞河上游出发,翻过杭爱山,穿过科布多盆地,越过阿勒太山,一路向西直抵塔城,随后通往塔拉斯河中地区。这条路线在古代就已存在,到了元代以后更是畅通无阻。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继伊犁之后,塔尔巴哈台被清政府增辟为新的官方贸易点,来自祖国各地织工精美、质地优良的绸缎和茶叶等大量货物汇聚于塔城,与当地的游牧产品进行交易,使塔尔巴哈台迅速崛起为全疆第二大贸易中心。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年),清朝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塔城巴克图口岸对俄(苏)官方贸易正式开启。近代以来,因铁路运输的便利,东西方商货经塔城顺畅流通,塔城由此更成为中国北方连接中亚、西亚的重要商道中转地。

  清代乾隆年间,曾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编纂官的祁韵士、洪亮吉都曾来到西北,并撰写游记《西域释地》、《天山客话》等,记载了途经塔尔巴哈台的见闻,包括民俗、自然景观及边防状况。祁韵士在《西域释地》中写到塔尔巴哈台的重要山脉及其位置,展现出当地山脉纵横的地貌特征,指出:“乌鲁木齐境当孔道为往来之总汇,塔尔巴哈台界接外藩为北路之边圉”,可见塔尔巴哈台地处北路边疆,与外藩相接,战略位置的重要。

  每一个地名都含有故事。

  塔尔巴哈台,蒙古语意为“旱獭出没的地方”。可以想像,在久远的时光里,塔尔巴哈台山的缓坡与草甸间,一只隻憨态可掬的旱獭从洞穴中探出脑袋,圆滚滚的身子在阳光照耀下的草丛里穿梭、嬉闹。牠们频繁的活动,让蒙古族的先辈们赋予这片土地生灵活跃的名字。横卧在边疆的塔尔巴哈台山,绵延数百公里,最高峰达二千九百九十二米,以其广袤与深邃诉说着沧桑,默默守护着一方疆土。

  显然,塔城就是一部翻开的大书,那漫长丝绸之路的印迹就是一行行抹不掉的文字。那些往来于巴克图口岸的商队,驮运的不仅是茶叶与呢绒,更有各种文字的译本与手稿,字里行间散发着当年的墨香与驼铃的余韵。那些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和民歌,又像额敏河水长流不断,勒勒车辗过戈壁,冬不拉、马头琴与手风琴的演奏越过草原,进入文学艺术的殿堂。

  如今的塔城,依旧延续着丝绸之路驿站的开放传统,拥有二百六十多年通商历史的巴克图口岸,在新时代“一带一路”的构建中,成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各国便捷通商的关键口岸,被称作“中亚商贸走廊”。塔城地区凭借其公路、铁路、航空全方位覆盖的交通网络,使得这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皑皑冰川下的塔城洋溢着勃勃生机,市区里的双塔公园古朴宁静,千泉湖广场、文化广场游人如织,受到全国人民喜爱的“新疆舞”在此更是早晚欢腾。近年来,塔城市见缝插绿地建起了近二十处“口袋公园”,一条条绿阴下的小径,让市民可以“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家园就在花园里。

  塔城的朋友两年前来到京城,告诉我们,在塔城地区师范学校内,有一幢建于一九五六年具有特色的建筑,将以“丝绸之路”为设计灵感,改建成文学馆,并邀请王蒙、吉狄马加、何建明、刘亮程等九位作家成为该馆的“驻馆作家”,我有幸受邀为其中之一。读了《石榴花开》,就好像走进了塔城,而当得知关于建立“丝绸之路──新疆.塔城文学馆”的创意之后,更是觉得有一条文学通道从那驼铃迴荡的丝绸之路,翻越塔尔巴哈台山的雪线,通往了四面八方。

  在筹备建馆的几年时间里,我不时接到塔城文联的电话和短讯,从收集作品到分析介绍,从改造老建筑到策划布展,那些既是文学工作者又是作家的朋友,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为建文学馆可谓呕心沥血,不辞劳苦。而当地文学队伍也已蔚然可观,不断有佳作问世。

  七月二十九日,“丝绸之路”新疆.塔城文学馆正式开馆。经过改建的文学馆以丝绸之路为设计理念,波浪形穹顶像是蜿蜒的长路,又像是飘动的丝绸,其建筑风格及美学价值备受认可,先后荣获二○二四年内地设计大赛金奖和二○二五年巴黎国际设计大赛提名奖。在这座曾见证时代风云,如今又别开生面的文学馆里,设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创作工作室、微型书店以及文化体验区,陈列着驻馆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携带着风格各异的文学气质,融入到丝绸之路的书香之中,成为塔城文化的新地标。

  当人们由此眺望那延展于大漠边关的丝绸之路时,会在阿肯的琴弦上,手风琴的乐声里,各族儿女相视一笑的默契中,领略到更多的书香,以及那大漠边关山川草木的珍贵记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