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七日谈(北京篇)/为什么战旗美如画\叶 梅

2025-09-04 05:02: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九月三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新华社

  九月的北京,长安街两旁国槐、油松绿意盎然,天安门前的汉白玉华表庄严肃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及阅兵,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了紧张地演练。天安门广场周边,涌动着炽热且蓬勃的气息,为即将呈现的震撼而积蓄力量,也为那段跨越国界、共抗邪恶的峥嵘岁月,奏响跨越时空的最强音。解放军官兵们整齐的脚步,热血贲张的呐喊响彻京华大地,“永不忘!永不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八十多年前,当法西斯的铁蹄踏碎世界的宁静,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中华民族的浴血抗战,既是捍卫家园的悲壮史诗,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关键篇章。十四年抗战征程,三千五百万同胞伤亡的沉重代价,刻进民族记忆深处;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全球超过七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城市化为废墟,成为人类共同的伤痛。一九四一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为太平洋战场的盟军减轻了压力;一九四三年,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明确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一九四五年,联合国成立,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其他反法西斯盟国一道,共同构建战后国际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奠定了制度基础。这些载入人类历史的重要时刻,表达了各国人民用鲜血写就的同仇敌忾。没有中国战场的持久抵抗,法西斯势力可能更早席卷亚洲;没有国际社会的支援,中国抗战的胜利或许会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这种紧密相助的情谊,如同黑暗中的星火,照亮了人类反抗侵略的道路,也成为今天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源头。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过去,更要面向今天和未来。

  二○二五年九月三日,在这朝霞满天、红旗如云的日子里,人们期盼已久的纪念大会及阅兵隆重举行。清晨的阳光洒向天安门广场,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来自世界多国的政要、友人走上天安门城楼。大会仪式之后,阅兵正式开始,威武整齐的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他们意气风发,坚毅豪迈,高举的战旗是从英勇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授称单位中遴选的功勳荣誉旗帜,每一面战旗都有着极为悲壮的故事。“梁山战斗英雄连”战旗,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旅一团三营十连,在著名的梁山战斗中,以劣势兵力毙伤日军数百人,缴获诸多装备。“金刚钻”战旗,来自新四军二师四旅十团,为保障淮南抗日根据地安全,曾连续攻克敌人据点,百战不殆。“刘老庄连”战旗,浸染着八十二名战士与千馀名日寇血战到底的热血。东北抗联“杨靖宇支队”的战旗,铭记着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林海雪原中,用草根树皮充饥,仍奋勇抗敌的坚强信念。还有老虎团、“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那一面面经历战争烽烟的战旗,曾于枪林弹雨中猎猎作响,而今在阅兵式上无比鲜艳,在祖国天安门前壮美如画。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那是无数先烈、无数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在战旗的引领下,走在天安门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们身着新式迷彩服,手中紧握钢枪,眼神坚毅如钢。年轻骁勇的他们续写着战旗的荣光,沉稳有力的每一步都像是在跨越历史的沟壑,将先辈的精神传递到新时代,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军威。

  天安门前,战旗方队与现代化的钢铁洪流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见证过“小米加步枪”艰难岁月的战旗下,“钢铁洪流”缓缓驶来,这些目前世界一流的先进装备,履带辗过地面,大地微微颤动,仿佛在无声宣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率先亮相的99B坦克,搭载了新型火控系统和主动防护装置,炮塔上的反应装甲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东风系列导弹、无人作战装备等随后驶过,这些中国自主研发的“国之重器”,有的能在复杂地形中灵活作战,有的能实现精准打击,有的能构建起立体防御体系,每一件装备都彰显着中国军工的顶尖实力。其中,首次亮相的高超音速导弹更是吸引全球目光,其独特的气动布局与先进的制导系统,标志着中国军队战略威慑能力的新跨越。

  空中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将阅兵式推向了激动人心的高潮。战机组成的编队,如同移动的钢铁长城,从空中掠过,在威武的轰鸣声中,机群以完美的队形显示出强大的控制力,气势如虹。再看那运-20运输机群,意味着中国军队辽阔的远程投送,舰载战斗机群则彰显着海军走向深蓝的峥峥实力,无人机梯队的亮相,更是毫不含糊地向世界表明,中国科技的进步与中国军队所向披靡的智能化发展。

  战机编队随后在空中飞过,七架歼-10战机撒开红、黄、蓝三色彩烟,在空中勾勒出象征胜利与和平的绚丽画卷,那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致敬,更是对人类和平的深情告白。京城的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一震撼瞬间,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与战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成为新时代中国军威的生动注脚。

  八十年前,先辈们用简陋的装备抵御侵略者,用生命赢得了胜利和民族尊严;八十年后,中国军队以世界一流的装备、严明的纪律、坚定的信念,向全球宣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先进装备不是为了炫耀,而是震慑邪恶;强大军威不是为了霸权,而是守护安宁。当战旗方队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当钢铁洪流驶过长安街,当战机编队掠过天安门上空,不仅是一场盛大的阅兵,更是中华民族对历史的铭记、对和平的珍视、对未来的信心。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华文明从未中断,从而形成以和为贵,多元一体,协和万邦的中华气象。中华民族不甘屈辱,深刻在文明基因里,即便面对列强瓜分、家国危亡,亿万同胞仍以“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气魄前赴后继,终以抗争打破屈辱枷锁,让中华民族在绝境中重生、于奋斗中挺立。“九三阅兵”明确昭示世界,中国将继续以强大的军威守护家园,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携手,共同应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

  愿先辈以鲜血护佑的大地,沐浴在安宁的阳光下,长长久久,让“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的答案,永远写在守护和平,朝向未来的征程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