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高天白露秋\李仙云

2025-09-10 05:02: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晨光初照,金风沁爽,漫游于蒹葭苍苍的秋水之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瑟瑟荻花随风漫舞,白鹭振翅滑翔,扇得水面涟漪如花。淡淡荷香中,扭颈回眸便看到荷塘的水榭岸边,落羽杉棕红色的根系露出地面,像一组“十八罗汉”根雕图,或趺坐或伫立或凝思,这大自然的神来之作,让这“高天白露秋”更多了一丝奇幻与禅境之美。

  秋阳撒金,给公园的花草树木笼上了一层如烟似雾的光晕。正痴醉于鸟儿欢鸣、紫薇俏绽中,忽闻雁唳长空,振翮云霄,这白露三候之一的“鸿雁来”,瞬间就将我送回童年。儿时每看到头顶有雁阵飞过,我们便欢快蹦跳着唱起儿歌:“大雁飞,去写字,写哪里?天空里。写个人,写个一,白云给它当橡皮……”

  极喜李清照词中的这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脊椎骨刚受伤的那些年,久卧病榻愁绪满怀,独坐西窗望斜阳,看到群雁从窗外掠过,那时最渴盼的就是云中友寄锦书来。纸短情长里满满的暖心与感动,那一份艰难岁月里的真挚友情,如白露之甘霖,滋养和润泽着我,陪我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生命至暗期。

  清晨的林间堤岸,莹莹露珠在草尖树叶间滚动,灿阳折射中发出熠熠光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百草头上秋露,未晞时收取,愈百疾,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肥肉悦泽。”为吸濡这天降之甘霖,我也曾入夜将茶包挂于茉莉、白玉兰花树间,清晨又痴痴地拿一骨瓷小碗去郊野“收清露”。从花瓣里、草尖上、树叶间轻轻抖落下一粒粒细小的白珠儿,这天赐的玉液琼浆,我总会珍爱无比地捧回家,为家人烹泡香茗。

  行至公园,低头便被甬道边紫盈盈的牵牛花迷了眼,一对“鸳鸯蝶”双宿双飞,在花丛间卿卿我我。在这花稀叶黄的白露时节,这颇富野趣的花儿,像一只隻小喇叭,吹醒了我沉寂已久的往事。这清晨含着露珠开得珊珊可爱的小花,灿阳之下便蜷缩收拢。曾在《源氏物语》中读到它有个很诗意的名字“朝颜”。而我则独倾情于“夕颜”,日暮黄昏,劳作了一天的母亲烧一锅拌汤做宵夜,家乡称“烧汤”。满天繁星下,端一碗汤食“吸溜吸溜”蹲于花墙下,看深紫浅粉的“夕颜”在暮色里随风漫舞。蟋蟀在檐下轧轧而鸣,这被家乡人称为“促织”的小虫儿,母亲说牠是在敦促妇人,该缝制寒衣了。

  白露染秋色,这从远古蒹葭苍苍中,撷着《诗经》之灵韵,与寒而凝的莹莹露珠,它让清秋更富袅袅诗意与唯美烂漫。秋风起兮云儿翩,鸿雁南飞燕子归,正是白露好时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