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七日谈(北京篇)/操行、法规与正义\云 德

2025-09-16 05:02: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终审法院大楼上的正义女神雕像。

  任何一个智力健全可独立生活的公民都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并在特定位置上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所谓操行,既指一个人按社会公德和行业规范履职尽责的完成度,也包括个人品德与操守方面的自律底线。尽管作为一个中性词汇,操行在不同行当、不同人群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这里所讲的操行当以社会正义为基准,因为没有这个基准,操行就很容易会变成个人或小团体维护一己私利的工具和借口。

  正义作为维系人际关系和社会运行最根本的价值尺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努力争取且期待达到的一种社会公平和道德公正的状态,也是个人在法律和道德框架内倾心向往且谋取的公平、公正且合理的公民权益。正义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更体现在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中,生而人人平等、资源合理分配、制度公平、司法公正等等,都是社会正义的本质体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商人不守公平交易的法则,缺斤短两,以假乱真,大失商业信誉;医生不讲救死扶伤的天职,视患者为仇仇,玩忽职守,草菅人命;教师忘却教书育人的本分,草率敷衍,信口雌黄,不配为人师表;执法者无视法制尊严,徇私舞弊,吃拿卡要,鱼肉乡里;官员丢弃执政为民的理念,贪赃枉法、胡作非为。这些看似属于个人以权谋私、操守不良的行为,因为借助于公权而得以实施,必然就会伤害且危及公众对公平正义的虔诚信仰,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改变这类恶劣的社会风气,首先必须严格规范每个岗位履职人的职业操守,强化普通公民的文明素养和良好道德的养成。因为社会的正义要靠规范的履职行为来完成,而良好操行又是确保履职规范的前提与支撑。一个人的品德与操行,会直接影响他的公共行为,人们很难设想,一个没有良好操行的人会依规依法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若不能依法履职、恪尽职守,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又何从谈起?可以说,履责是实现正义的基础,操行是正义实施的保障,而正义则是职责和操行的追求目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只有相互协调一致,行为的最终结局才能真正指向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何以保证三者协调呢?道德自律、条例约束,或许都有一定效果,能够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然而,在以交换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事情全凭个人自觉来完成,恐怕难度巨大。因为现实世界人的欲望需求广泛而迫切,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很多,诚如行车遇红灯则停的交规,白天人多、有警察监督,停车没问题;但无探头且无行人的夜晚,闯红灯者就大有人在,说明守规之意,唯惧罚之念是存。所以,解决依规履职问题的根本之道还在法治。法治者,集社会公意而铸成,森严冷硬,不可更易;触之则伤,破之则罪;入此疆界,必须俯首就范。倘若每个公民、每个行业和部门都能依法行事、依法监督,自然就会大大减少履职中胡乱作为的随意现象,如是再加上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法律的威慑力更会有效降低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概率。

  希腊神话中忒弥斯女神是正义的化身,一手持天平、一手拿剑是她经典的形象。天平者,作为衡量事物轻重的工具,代表理性客观的判断,象征着司法对证据、理由和诉求的公平裁量;而剑,作为古代重要武器,象征着司法的威严和力量。二者同时出镜,意谓着,如果只有天平而没有剑,违法犯罪行为不受强力制裁,法律则成一纸空文,社会正义就无法得以有效维护;如果只有剑而没有天平,法律则会沦为赤裸裸的暴力,失去正义的本质。这就是正义面临的最为深刻的困境,也是正义女神的塑像眼睛上经常被蒙着布条的原因。蒙布条的举动警示人们,正义的边界有时并不那么容易作出非黑即白、泾渭分明的划分,它既需要剑下的强制,也需要心灵的参与、情感的掂量和理智的判断。

  人们务必清醒地看到,现实社会中生活着的都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具体人,大家的性格、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迥然不一,生命的轨迹更是缤纷多姿,法律不可能规范到每个社会现象和生活细节,何况人的智力、能力和水平又千差万别,对于法律的认识和职责的理解同样参差不齐,如果刻板地要求千篇一律,社会固然可能井然有序,但定会变得冰冷僵硬,完全失去弹性。所以,如何在个性与共性、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法治与德治、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之间找到平衡,同样也是寻求社会正义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法治讲究程序的正义,哪怕是明知十恶不赦之徒,也要给其申辩权力;即便证据确凿,也要容许辩护律师百般诘问。恰因这程序的正义,或让重案久拖不决,正义迟迟无法伸张,甚至还可能让坏人逃脱惩罚,最终得不到正义的结果。犹如医者治病,程序正义是医术,结果正义是祛病。如庸医以虎狼之药致人死命,程序正义无可挑剔,但缺德程序却戕害了治病救人的正义自身。是故,在严格的法律程序之外,依然不能缺少道德与情感的介入;要允许在法律划定的不可逾越的界外,给德性更多自由的活动区域。两者各司其职,相互为用,社会方能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法治与德治不仅不对立,而且还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我们只有注重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和遵纪守法的良好操行,建立起普遍化的心悦诚服、发自内心的道德自律,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公民的自由天性,给社会一个其乐融融的生活空间;只有激活现代法治的聪明智慧,在法律的框架内注入更多人性的关怀,让公平正义充满温情与暖意,才能带给人们更多的希望之光,让周边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