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北部有一个海港城市罗斯托克(Rostock),它是德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三大港口城市之一,也是通往丹麦、芬兰、瑞典和俄罗斯等国的交通枢纽,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会乘坐邮轮从波罗的海抵达这个城市的海港──瓦尔内明德,在邮轮码头开启对罗斯托克的探索。我没有乘坐邮轮,受朋友之邀,从香港直接飞往汉堡。
九月的罗斯托克气温宜人,是一年当中极为舒服的季节,一派秋天的感觉。朋友捧着鲜花在汉堡机场接我。大约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路上极目所至,满眼鬱鬱葱葱,路两旁尽是茂密的丛林,高大的树木,浓密的枝叶自由地向天空无限伸展。天空是那么蓝,湖水的蓝。白云是那么白,新疆棉花的白,厚重的积云层层叠叠。太阳耀眼地高挂天空。朋友建议我戴上墨镜遮阳,九月的阳光实在太热烈太热情了。
路旁不时出现田地,一望无垠。有的土地是咖啡色,有的是土黄色,有的是红褐色,松软的湿润的,上面有刚刚露头的嫩芽,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芒;大片大片约二米高的玉米开始吐穗,穗子在风中摇曳多姿。而在田野一角,总是有一架农具车静静驻守着那片田野。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田野上那些有数十米高的乳白色风力涡轮机(Wind Turbines),高高的塔架上隐藏了风轮和发电机,默默把风能转化为电能。从远处看,一排排,它们就像孩子们的玩具;近了,它们却像一个个沉默的巨人,或在风中缓慢转动,或完全静止不动,仿佛在听风声听雨声,听白云的小跑声。朋友言之凿凿地说,这些风力涡轮机许多是中国制造,在德国,到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我忍不住心中窃喜,为中国的日益强大而自信而自豪。
朋友的家是一幢三层高的白房子,与邻里紧密相连,房后的花园也几乎看不到分界线。邻居家苹果树的枝叶伸延到他家里,沉甸甸的苹果呼唤着我去品尝它;而朋友家的月季花开在了邻居家院落的窗边,红得绚烂。他说,和邻居的关系是彼此信任、守望相助的。
我们喝了一杯咖啡就出发前往市中心,朋友建议我搭有轨电车。罗斯托克市的有轨电车于一九○四年投入使用,共有六条电车线路,朋友家门口的是1号线路,到市中心只需要大约十五分钟。二○二一年七月,著名的中欧班列从浙江义乌市铁路西站启程,以铁路和海洋联运的运输方式,驶往的就是罗斯托克海港。
有轨电车慢行在一尘不染的古城,到处可见茂盛的树木,红的黄的紫的野果压得枝头颤动,叽喳鸣叫的小鸟飞来飞去,颜色鲜艳的各式老房子新房子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给。沿途真是美景无限。
名闻遐迩的圣玛丽教堂(Marienkirche)就在有轨电车轨道旁,砖砌的哥德式建筑顶直插云端,里面壮观的天文钟建造于一四七二年,距今已有五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古老的机械装置至今仍运作如常,不得不赞叹德国人五百多年前的机械技术是多么神奇。
经过一四一九年成立的、北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罗斯托克大学,欣赏建于中世纪的圣十字修道院,各种保存完好的建于中世纪的施泰因门、科略佩林门、门兴门等令人叹为观止。最后来到巴洛克风格的市政厅和新市场广场(Neuer Markt),忍不住像许多当地人一样,每人买了一大杯雪糕,坐在广场中央的石台阶上,听现场一位男士钢琴演奏,潺潺流动的悠扬乐曲和清风,令人感觉自己的精神如同在十四至十五世纪的历史建筑群间穿梭,从远古到现代,从现代到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