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一九三八年春,由陕入川的文物车辆驶过剑阁明月峡栈道。\牛德明藏;右图:一九三八年春,由陕入川的文物车辆用木船驳运过河。\牛德明藏
不久前,刚刚度过“九三阅兵”等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系列活动;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又将迎来建院百年纪念。二者之所以能联系起来,是因为抗战是故宫博物院早期历史的主轴。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抗战十四年,而故宫文物避敌南迁始于一九三二年底,似乎应远离战争的它,也投身抗战十三年,并有人在转运文物中以身殉职,以生命诠释了可歌可泣的“全民族抗战”历史!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迅速占领东北各省并进逼山海关,此后至一九三三年初,相继发生了“热河抗战”、“长城抗战”等战事,平津告急。鉴于一八六○年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一九○○年八国联军抢劫北京皇宫文物、劫走北京城古观象台文物等近代以来的惨痛教训,以理事长李煜瀛(石曾)、院长易培基为代表的故宫领导层认为:北京沦陷,故宫文物势必落入敌手。国土沦陷,尚可收复,国宝损毁,却难以挽回。因而酝酿进行“文物南迁”。一九三三年初,院理事会通过并报请行政院、国民政府批准,实施文物南迁。
文物南迁共分五批,自一九三三年二月七日第一批起运,至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三日第五批运抵上海,历时三个多月。各批依次为二千一百一十八箱、一千二百九十箱、二千九百七十二箱又六十二包、四千六百三十五箱又二包、二千四百一十二箱,共计一万三千四百二十七箱又六十四包;依次分别由院秘书吴瀛、总务处长俞同奎、总务处科长程星龄、古物馆副馆长马衡、俞同奎随车监运。理事会决定并报行政院批准先暂存上海,同时在南京朝天宫建设文物保存库,待建成后将在沪文物移入保存库,设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
南迁文物起运之前,院方向行政院和沿途各地方军政长官发出密电,请他们沿途保护。为了避开天津,以免遭遇日本侵略军袭击,路线采取了平汉线转陇海线再转津浦线,绕道南下。装载文物的列车全部是铁皮车,单是第一批即装了两列火车。车顶四周各个车口都架起机关枪,各节车上都布置了宪警,荷枪实弹保卫。车行两旁,逐段都有马队随车驰聚。每到一站,地方官派人上车办理交接差事。重要关口,车内熄灯,车内工作人员都和衣而卧。
故宫前辈牛德明先生四十年前对笔者回忆道:第二批文物运输途中,随车押运、照料的,有他和吴玉璋等几位同仁。列车经过的沿途警卫,一如第一批的安排情形,每遇大站,铁路警卫段必须侦察确认下一路段绝对安全,才敢放行,故时有耽搁。他们几位同事每遇停站,必沿各节车厢检查封条、锁钥有无异动。车过徐州后,在张家岑一带,见铁路两侧每隔十馀米,就有一武装路警举枪向外瞄准,随时准备射击,气氛紧张。后得知这一带常有匪患出没,所以卫兵们采取临战状态。
一九三六年八月,南京文物保存库落成,十二月八日至一九三七年一月十七日,存沪文物仍分五批,全部运往南京。
文物迁至南京仅仅半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接踵发生,南迁文物不得不再继续西迁。文物西迁分南、中、北三路,每路又分许多批,水路、铁路、公路交替使用,最终分别停留在四川巴县、乐山、峨眉三县的数个地点。西迁文物往往到一处停留数日、数月乃至数年,每一段落谓之“一迁”。南迁事先尚有目的地即南京,而西迁则无最终目的地,当时已经没有一块安全的地方。例如南路起运最早,停留却最晚。淞沪会战打响次日即八月十四日出发,一迁至长沙,不久湖南危急,二迁贵阳;贵阳常遭敌机轰炸,不能停留,三迁安顺华岩洞,在此一留六年;一九四四年秋,桂林、柳州相继失守,不得已四迁到四川巴县飞仙岩,这时已是十二月十八日,距离日本投降仅有九个月。这年春已经胜利在望,筹备文物东归了。
一九三八年春,北路文物由陕西汉中,经“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剑阁段运往四川成都。参与此役的牛德明对笔者说:当时沿途没有火车、轮船路线,完全由公路运输,每次十馀辆汽车结队行驶,都需要随车押运和卫护人员,山路崎岖,坡路、弯路颇多,尤以剑阁内外险路为甚。明月峡等处凿山为栈道,左逼山崖,右临深谷,百步九折,其险峻惊心动魄。路面是单车道,车辆往来必须在进口处鸣号通知对方,确认没有来车始敢通过。经过河流,水小则汽车涉水,水大则用木船载车驳运,也令人提心吊胆。
中路文物于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全部迁到战时陪都重庆。一九三九年,日寇飞机轰炸重庆预警,于是被迫再迁乐山,限令从三月二十八日起,到四月十五日完全迁走。当时轮船不足,刚运过一半,已至四月十一日。不得已加僱民船,星夜装运。先运往二十里外市郊停泊,等待装上轮船。运到第十四批,在重庆南岸玄坛庙装运第三库文物时,故宫同事朱学侃先到轮船上察视舱位,布置搬运。那时曙色微茫,舱中仍是昏暗。他心切布置,未遑察觉舱盖已打开,一脚踏空,身坠舱底,脑部受重创,随即失去知觉。同事们当即将他送往附近医院,但未及施救,已气绝身亡。院方将他安葬在重庆南岸狮子山,并立碑为誌,永存纪念。
文物东归,也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标志之一,于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一日,由停留在巴县的开始起运,先集合于重庆,然后沿长江顺流而下运回南京分院,至十一月二十七日完成。接着积极筹备回归北京故宫本院。一九四八年底,正当人民解放大军挥师南下的时候,国民政府当局又下令故宫博物院,将部分南迁文物运往台湾。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到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二日,先后三批将二千九百七十二箱文物运台,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文物迁台是文物南迁的延续,在大陆的南迁文物早已完成了北返,相信随着国家完全统一的实现,它们不久也将回到北京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