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位于安特卫普的“第十一诫大教堂”餐厅一隅。\作者供图
今夏,重回鲁本斯爵士的“主场”安特卫普。又去了藏有鲁本斯四幅真迹的圣母大教堂(Onze-Lieve-Vrouwekathedraal),毕竟那两幅“上下十字架”实在是百看不厌。不过,此行前往圣母教堂还有个额外的目的──去打卡教堂隔壁的一家著名餐厅。
在此次重返安特卫普前,我做了更为详尽的功课,试图深挖城市中隐藏的文化艺术瑰宝。而在网上浏览安特卫普历史特色美食之时,突然扫到一家名为“第十一诫大教堂”(Elfde Gebod Cathedral)的传统佛兰德斯菜餐厅。吸引我的并不是餐食,而是用餐环境:满眼的宗教木雕、古色古香的室内装潢、令人眼花缭乱的装饰陈列……这分明就是在雕塑博物馆里吃饭啊!从图片就一眼爱上。当时就联系导游蔡老师提前帮我订位,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但坐在里面吃一顿已登上人生清单。
由于这家餐厅氛围极富特色,且比邻安特卫普地标圣母大教堂,因此不订位是根本吃不上的。在大教堂内赏罢鲁本斯祭坛画之后,便在饭点匆匆赶去餐厅。正值盛夏时节,尽管比利时堪称避暑胜地八月份气温极其宜人,但餐厅的外墙上依旧挂满了茂密的爬墙虎,却也导致辨识度极高根本无法错过。迈进屋内,不由自主地“Wow~”了一声,在室内如烛光般昏暗的灯光下,大厅墙上摆满了大小不一、造型精美的宗教雕塑和木质祭坛。这氛围感哪像餐厅,毫不夸张地说,连隔壁的圣母大教堂内的雕塑都没有如此密集。那感觉瞬间唤起了我多年前在捷克布拉格所参观的,以琳琅满目中世纪波希米亚及中欧木雕收藏为特色的圣艾格尼丝修道院(St.Agnes Convent)的回忆。只不过,扑鼻的香气四溢又让这个备感肃穆的观感充满了烟火气。
尽管正午刚过,餐厅一楼已经人满为患了。服务员把我请上了二楼,我选了个安静的窗边坐下。二层的玻璃窗上全是宗教彩绘玻璃,双层的餐厅有个挑高空间,从上往下看着一层的人声鼎沸,尤其是在布满神圣彩色木雕的空间内,这种喧闹与圣洁的反差,宛如安特卫普城神圣往昔与世俗现代的缩影。翻开菜单,里面详尽介绍了餐厅“第十一诫”源起和概念。这栋属于十六世纪的历史建筑,随比邻的圣母大教堂一同见证了数百年来安特卫普的兴衰。餐厅于一九七九年开放,但华丽的建筑外墙、佛兰德斯的传统木质屋梁和悠久的石製地板均得以原封不动地保留;复古的内部设计和所有精美木雕的挑选更是呼应了周遭神圣的宗教氛围。“Elfde Gebod”是弗拉芒语,直译为“第十一诫”,意指这家餐厅算是上帝给安特卫普城“十诫”之外安排的限量版,当然也应是最容易完成的:“享受生活、欢畅饮酒、体验美好”。
在鲁本斯故居泡了一上午,又赶去圣母大教堂看画。屁股一沾櫈子竟有些饿了,一口气把几道招牌菜都给点了:修道院啤酒、传统奶油蘑菇汤、炸肉丸,以及著名的“弗拉芒炖肉”(Flemish Stew)。想我在布鲁日尝过了传统炖羊腿和特色修道院啤酒炖猪脸,必须得来点新鲜的,于是菜单上强推的弗拉芒炖兔肉(Rabbit Stew)就成了首选。等菜都端上来,一叉子兔肉入口直接给我香迷糊了。口感比鸡肉嫩滑、炖得火候恰到好处且入味,配上浓郁的酱汁,瞬间就顿悟了缘何尼德兰狩猎静物画中野兔的出镜率是如此之高。难怪佛兰德斯地区时至今日都有吃兔肉的传统,这道色香味俱全的弗拉芒炖兔肉给出了当地“土菜”的完美注解。辅以比利时当地的修道院啤酒,香浓馥郁的口感融合,吃出了原汁原味的弗拉芒传统。
酒足饭饱之后,依依不舍地离开餐厅。在启程前往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的路上,我仍在津津有味地“脑补”这顿饭。让我回味无穷的不仅是菜肴,更是一种迈进历史的体验感。和布鲁日那几家真正历史悠久的餐厅所不同,开业不足半个世纪的“第十一诫大教堂”主打的是人造“神圣复古风”。但它的价值在于,让每一位初访安特卫普的人都仿佛走进了这栋古城的往日辉煌。那份沉浸在历史中的兴奋与感动,配上一道惊艳的弗拉芒炖兔肉,将在你的味蕾中留下完美的安特卫普“享乐”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