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与事/诗人与公益\王成伟

2025-10-13 05:02: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很多人知道陈行甲,是因为他曾经是个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网红县委书记,现在是个挽救很多人生命的公益慈善家。其实,更重要的,他是一个诗人。

  他学生时代作文写得好,爱好文学,考上湖北大学数学系后,最想做的是一个诗人。他加入了学校文学社,写了很多诗歌。尽管他日后并没有以诗人的身份被社会广泛关注,但他做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举动的底色,都是一个诗人。他从政时不肯向权力和金钱低头,是诗歌给他的风骨,让他不肯低下诗人高贵的头颅。他内心有一大片干净的原野,可以拥抱整个人世间。而诗歌的内核,是他对抗世间险恶的最后凭仗和力量源泉。

  陈行甲的精神世界里还有个诗意盎然蕩气回肠的地方,关于他母亲。他无论在湖北担任市长,到巴东转任县委书记,还是后来到深圳做公益基金会,无论到哪里出差,坐飞机、高铁,他母亲的遗像始终在他背包里。因为他母亲在世时曾有一个愿望,说:甲儿啊,我不识字,一辈子在大山里,你有本事了能带娘看看世界就好了。陈行甲说,好。可惜二○○五年,他母亲就去世了。

  迄今这二十年,他带职到清华大学读研究生,以全省在职干部英语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派送到国外读书;之后又辞职县委书记离开湖北到深圳做公益基金会,筹集巨额资金到甘肃为白血病患儿兜底治疗,二○二三年到香港领取面向全球慈善家奖励颁发的十八万美金的爱心奖,然后一分钱不留全部捐赠,自己却和太太在深圳租房住;后到联合国到瑞士创办筹建的国际健康慈善协会,成为世界舞台上第一个中国人创办、确定游戏规则、为中国国家形象响亮发声的世界级机构,他让世界看到更真切的中国民间公益故事;最近,他在杭州创办互联网时代的公益心理救助项目——齐家AI心理教练,没有老板、没有员工,借用智能网络的力量,汇聚全球优秀心理学家、AI工程师,全力为全国青少年儿童、家长和老师的心理健康筑起一道生命防线……他把母亲的遗像装在背包里,背着离世的母亲看世界,一背就是二十年,只有诗人才做得出来,才做得这么自然、深情、浪漫、热烈。他的每一处绝望和骄傲,他的母亲都在陪伴,给他力量。他们母子,一起携手在天地间共写着一首跨越生死的壮阔长诗,无边无沿,无我无物。

  陈行甲无论做了什么选择,本质上都因为他骨头和血脉里是一个诗人。他的梦境与勇气,他的文字与歌声,都是旷野走来的一个干净、高贵的诗人。即便现在,他依然在很多次的演讲、分享里,朗诵他写的诗歌。他是一个诗歌的推广者,是一个身体力行、让世界变得更有趣的诗人。诗歌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他一生,给了他无尽的力量,他又回报给了这个世界无限美好和诗意。他的自传体随笔集《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销售达百万册,几乎所有看过的读者,都被他的诗意人生感动,有成千上万的人追随他做公益,小额捐助救助那些陌生的陷入泥潭的人。这是多么巨大、有诗意的事情。

  从诗歌写作本身看,陈行甲或许不是职业的、顶尖的诗人,他没有那么多时间投入在诗歌写作本身,他也从不在文学期刊发表诗歌,但他是一个以身入局天下为公的大诗人。他让甘肃省全省白血病患儿因为他基金会的兜底治疗,有了活下来的希望;让许多在疫情中牺牲了的医务工作者的幼小子女,还有从未走出过大山的贫困山区孩子,无数的抑郁症患者,因为这世间有一个诗人陈行甲,从此有了耀眼的亮光。他在行动上的诗意远比写一首诗歌本身更造福天下,更有宏大的价值和光芒。

  最近,他在一首志愿者之歌《如果你》里这么唱道:“这不是个完美的世界,却让我们如此热爱。这是一条崎岖的道路,等待我们共同去穿越。”这是一个诗人内心唱出来的歌,也是一首完美的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