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全海图注》中国国家图书馆刻本中的澳门地区。
一张张古地图,就像时光胶囊。它们封存着澳门四百多年的沧桑变迁。从默默无闻的边陲渔村,到帆樯辐辏的全球贸易枢纽,澳门的故事就藏在这些斑驳的线条与注记之间。如今这座充满葡式风情的国际都市,其实始终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历史叙事之中。从《全海图注》到《广州府香山县澳门境舆全图》,这些珍藏在档案馆中的古地图,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澳门在明清版图中不可动摇的中国地位。
澳门古称“濠镜”或“濠镜澳”。历史上,澳门从未缺席中国版图。考古发现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先祖就已在此活动。从秦朝开始,澳门地区已被纳入中国版图,属南海郡番禺县的一部分。此后历朝历代,澳门始终在中国行政管辖之下──晋朝时属新会郡封乐县;隋朝改属宝安县;唐朝时归广州东莞县管辖。南宋绍兴二十二年(一一五二年),南宋朝廷从南海、番禺、新会、东莞四县各划出一部分建立香山县,隶于广州府,澳门随之归入香山县管辖,时称“香山澳”。据史料记载,宋末名将张世杰曾率军民从福建败退驻澳门一带,澳门自此开始有大量华人定居。至元初,望厦、濠镜等地已形成稳定居民点。
明清时期,澳门在中国海防体系中的地位愈发清晰。官方绘制的海防图精准标定了它在南海防线中的位置。万历年间绘制的《全海图注》作为重要海防图,不仅明确标注了“香山”与“濠镜澳”,还标记了“番房屋”和“番船”。这些细节充分说明,明清中央政府始终将澳门纳入海防与行政管辖体系,体现了明确的主权意识和疆域观念。另一幅珍贵的《广州府香山县澳门境舆全图》则细致描绘了澳门半岛的重要建筑与地理特征。
澳门虽小,却在世界海洋格局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航海时代到来后,澳门因三面临海,航行便利,是天然的对外贸易门户,成为葡萄牙人觊觎的目标。一五五三年,葡萄牙人以“船遇风暴,货物浸湿,借地晾晒”为由,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如广东海道副使汪柏等,获准在澳门半岛暂时居住。到一五五七年,明政府在香山县设立守澳官衙门。葡萄牙人通过缴纳船税和地租,取得了在澳门的长期居住权。明朝政府采取“建城设官而县治之”的管理策略:设立海关征收舶税,置守澳官及香山县丞落实行政管理,在澳门与内陆通道莲花茎设置关闸派兵驻守,严格行使中国对澳门的主权。司法上更是明确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葡萄牙人在澳犯罪由中国官员审理。万历元年(一五七三年),葡人开始向明政府缴纳地租。在明朝实行海禁时期,传教士未获准进入中国传教前都需滞留澳门。
清朝沿用了明朝对澳门的管理制度。在服从清官府管辖的前提下,允许葡萄牙人继续交纳地租和船钞,租居澳门。清政府通过不断强化管理体制,在行政、司法、关税、驻军和宗教等各方面完善法令条例,努力维护在澳门的主权。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年),清政府在澳门设立“关部行台”,为粤海关的征税总口之一。为加强管理,雍正八年(一七三○年),两广总督郝玉麟奏请“添设香山县丞一员,驻扎前山寨,就近稽查”。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年),又以“县丞职分卑微,不足以资弹压”为由,将肇庆府同知移驻前山寨,设立海防军民同知,用于“专司海防,查验出入渔船,兼管在澳民蕃”。清廷还把香山县衙移驻澳门望厦村,专门处理华民与葡人之间的纠纷和案件。清政府对澳门的主权行使还体现在定期巡视上。自清初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起,广东大员巡视澳门就成为一种传统。
一八四〇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世界格局剧变。清朝内外交困,列强环伺,葡萄牙人也趁机行动。一八四五年十一月,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不仅允许外国商船停泊贸易,更拒绝向清朝政府缴纳地租。一八四六年四月澳督亚马留上任后,推行一系列殖民统治政策。他向澳门华籍居民征收地租、人头税和不动产税,将原本只对葡人实行的统治权扩大到华籍居民。
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争相瓜分中国,澳葡当局在澳门也变本加厉地推行殖民扩张政策。葡萄牙随后于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年)和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先后侵占氹仔岛和路环岛。至此,葡萄牙占据了相当于今天整个澳门地区的面积。一八八七年十二月,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虽条约列明葡萄牙有权“永驻管理澳门”,但更写明了“未经中国同意不得转让澳门”。
一九七四年四月,葡萄牙国内革命成功。新政府实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是被葡萄牙非法侵略的,是当前葡国管治下的一个中国领土,澳门的主权属于中国。一九七九年二月,中葡正式建交。双方就澳门问题达成共识:澳门是中国的领土,目前由葡萄牙政府管理,在适当时机中葡两国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该问题。一九八七年四月,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门终于回归祖国怀抱。在“一国两制”政策下,澳门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权利。东西方文化融合共存,使澳门成为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大量历史文化遗迹。澳门历史城区更是于二○○五年七月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地图是沉默却有力的历史见证者。从《全海图注》到《广州府香山县澳门境舆全图》,中国政府对澳门的主权管辖清晰可见。那些标注着“濠镜澳”“香山澳”的古地图,有力地证明了澳门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当我们漫步在澳门街头,既能感受到浓郁的葡式风情,也能体会到深厚的中西文化交融底蕴。这片土地的故事,不仅镌刻在历史遗迹中,也鲜活地延续在每一天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