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英伦漫话/心灵捕手\江 恒

2025-10-23 05:02:0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搭过伦敦地铁的人,对地铁站里摆放的公告板应不陌生,上面时而深奥,时而幽默的文字,总能给人带来某种共鸣,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背后,却有着不寻常的故事。

  一切始于二○○七年伦敦举行的英国流行歌手克雷格.大卫音乐会之夜,当他在舞台上唱出《你是谁》《失眠》等代表歌曲时,台下观众席中的两名男子热泪盈眶,那些仿佛倾诉往事的歌词,拨动了两人脆弱的心弦。他们是任职于伦敦地铁的雷德帕斯和乔普拉,两人都患有重度心理疾病,前者当列车司机时,因目睹一起跳轨自杀事件而患上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一直害怕黑暗且常做噩梦;后者则患上重度耳鸣,导致神经衰弱、饮食功能失调和失眠。多年来,他们饱受疾病折磨,幸运的是两人并未消沉下去,而是努力对抗病魔,并且积极思考如何鼓励那些有同样遭遇的人走出逆境。

  听完克雷格的演唱会,他们找到了答案,对两人来说再熟悉不过的伦敦地铁公告板,岂不是可以发挥创意的现成平台?很快他们的处女作诞生了── 一首灵感来自歌手克雷格的诗歌。或许是平时看惯了公告板上枯燥的交通信息,诗歌的出现让人们眼前一亮,有人驻足阅读,有人会心微笑,更有人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既然首秀这么受欢迎,不如继续做下去,于是公告板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字,风格也不断变化。例如有温暖的鼓励:“我们心中的每一场风暴,都有一道彩虹等待出现!”也有人生感悟:“过度分享和沉默寡言之间有一条界线,我就像马戏团醉酒的小丑行走在这条线上。”还有幽默段子:“如果A计划失败,还有二十五个字母可以用呢!放轻松。”值得一提的是,公告板上的内容有时紧贴时事热点,写下一些当事人的各自看法,并配上二维码,俨如一个实体版推特。到了后来,来往行人甚至能写下自己的文案作品,公告板成了真正的文学园地。

  多年来,两人在公告板上都是以“All on the Board”署名,这是一个双关语,既有形容地铁“大家都上车”的意思,又有“全写在板子上”的含义。他们的文字在社交平台上流行,赢得了数以百万计粉丝的点赞。伦敦地铁官方注意到人们对公告板特别喜爱,专门出版了一本收录过去文字语录的畅销书,书名就叫《All On The Board》,分为“爱”、“伦敦”和“现实生活中的英雄”等章节,书中每页都有一首不同的诗和配图,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从严格意义上讲,两人并非最早利用公告板传递思想的地铁员工,早在二○○四年,伦敦欧维尔地铁站的客服部经理安东尼.詹托斯,就在公告板上写下了源自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后,他便采用“每日金句”的方式引经据典,此举也引来公众人物的效仿,比如主持人们纷纷在自己电台的板块上贴出激励的话语。若干年后,詹托斯透露了他当初为何首先选择《道德经》中的名言,因为这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书中的中华文化智慧和道家哲学思想让他深有感悟,觉得有必要分享给那些每天行色匆匆的旅客们。他始终相信,地铁站不必是乏味无趣的地方。

  实际上,近年伦敦地铁车厢内经常出现中国的经典诗词,包括白居易的《红鹦鹉》、李白的《送友人》,以及张继的《枫桥夜泊》等等,都受到英国人的喜爱,尽管诗词的英文翻译未必贴切,却别有韵味。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曾说,英国人尤其喜欢杜甫,称他是东方首屈一指的文化符号,甚至比莎士比亚更伟大。而英国作家蒂姆.克利索尔德在《云室: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古诗》一书中称,中国古诗中蕴含的思想非常直白,例如友情、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很多西方人都能感同身受。

  如今,公告板已变成伦敦地铁的标志性文化之一,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正如詹托斯回忆当年写下老子名言时说,无论你境况如何,都得踏出第一步,就像他在公告板上留言一样。也如同雷德帕斯所说,公告板上的字数比小说《战争与和平》少,比儿童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多,它不像畅销书《一天》那么浪漫,也不像《哈利波特》系列那么神奇,却能成为朋友,并激励大家乐观向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