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年二月一日,《人民文学》在第一卷四期先行发表小说《周铁汉》,杂志社编辑们将其称为工农兵创作的第一座“纪念碑”。
一九五○年七月,徐光耀的小说《平原烈火》收入丁玲、田间、陈企霞、康濯、萧殷担任编委的“文艺建设丛书”第一辑,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平原烈火》一经发表便引起较大轰动,当年便再版三次、印刷一万五千册。一九五三年,周扬在第二次文代会上作大会报告,谈起建国后的文学创作时,特意提到两部长篇小说,其中之一就是《平原烈火》。丁玲对这部作品评价也非常高,她认为这部作品与当时流行的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相比,只差了那么一点点。《平原烈火》被称为社会主义文学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它的出现为后来的革命战争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一九五一年三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新中国第一家专业文学机构在北京正式成立。为打响出版第一炮,人民文学出版社审慎地选择作品。很快,小说《平原烈火》走进他们的视野。他们认为这部作品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的长篇小说,它真实再现了燕赵儿女不畏强敌的中华民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该小说既符合“为工农兵”的文学方向,也与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高度符合。就这样,一九五一年五月《平原烈火》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部“开社之作”隆重推出。
对于自己的这部作品,徐光耀晚年曾有评价:《平原烈火》的最大优点是情感健康,那里没有消极的情绪的发洩,那里头是坚决斗争,处于失败的情况底下,也坚持乐观主义的奋斗。
二○二五年八月,徐光耀迎来了百岁华诞,今年也是他文学创作八十周年,《平原烈火》出版七十五周年。在此,我谨以此文向先生致敬,感谢他为新中国文学创作出《平原烈火》这部红色经典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