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艺象尼德兰/难忘的“鲁本斯体验”\王 加

2025-10-28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鲁本斯体验馆”展厅一隅。\作者供图

  比利时安特卫普,名副其实的“鲁本斯主场”。教堂、故居、陵寝、美术馆、祭坛画……仿佛这座城中的一切都和彼得.保罗.鲁本斯爵士有关。而只有走进他亲自设计的巴洛克风格宅邸,才能一瞥他四百年前是何等如日中天。我在去年因翻修闭馆悻悻而归之后,今年重返终于踏进了大师亲手打造的花园,以及位于花园另一侧包含全新故居博物馆入口的“鲁本斯体验馆”。

  这栋画家于一六一○年购买的豪宅,既是大师居住多年直至去世的居所,也是他庞大工坊的所在地。当时他花了八千九百六十荷兰盾(相当于今天的十五万欧元),加上自己一幅画买下了这栋豪宅。然而,相对低廉的购房价被他包括雕塑博物馆、门廊、工坊、花园等复杂的重建计划一笔勾销。鲁本斯将其亲自设计并改造成了一幢意大利巴洛克式的宫殿,其日常开销还包括两名园丁、女佣、管家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薪水。在此居住超过二十年、后半生名利双收且坐拥两个皇室爵士头衔的鲁本斯,在此创作、学习、打理订单生意、举办社交派对、并接待全欧慕名而来的重要客人;他令人咋舌的工作量和巨大的生活开支实际上是成正比的。

  站在鲁本斯故居的正门口,这栋古色古香的佛兰德斯老宅大门紧闭。相比之下,被安特卫普市政府买下,并改造成全新鲁本斯故居博物馆的入口,其全玻璃外墙建筑则极具现代感。新馆一层包含售票处和文创商店,二层是公共图书馆,地下一层则是全新打造的“鲁本斯体验”(Rubens Experience)。料想故居翻修,新开放的空间大概率是介绍艺术家生平和作品的多媒体类展览,因此行前并未抱太多期待,想着匆匆体验下即可。出乎意料的是,我竟在此逗留了近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只因这个名为“鲁本斯体验”的沉浸式展览实在给了我太多惊喜。

  走下旋转式的楼梯,两侧的印花窗帘环绕着一尊鲁本斯的铜像,似乎大师正在迎接我们走进他的“人生大秀”。在“鲁本斯体验馆”中,陈列着鲁本斯极具辨识度的自画像、曾坐过的椅子、当时使用的所有颜料原石,以及很小一部分大师私藏的艺术品,凸显了大师鲜活的“存在感”。然而,“体验”的核心在于互动,鲁本斯故居博物馆利用现代最新的高科技声光电手段,让观者既能了解大师的心路历程和经典画作,还能通过互动参与其中。

  在所有体验环节中,除了常见的可放大作品局部的触摸屏,还有可模仿画中人物姿势的模拟器、根据选择物品价值了解十七世纪佛兰德斯物价的排序栏等,最令我意外的是每半小时播放一次的艺术家生平视频(整点弗拉芒语半点英语场)。遍布场内的大大小小数十个屏幕在其他时间各司其职,待到观众在弧形座椅排排坐、场内灭灯影片开始时,屏幕便以五花八门之姿不停地更换鲁本斯的代表作、肖像画及书信,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虽有解说,但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而是一种通过四面八方的画作,让你在最短时间内直观感受鲁本斯艺术魅力的全新视觉体验。那种扑面而来的冲击力甚至超越了站在单一原作前的触动。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互动环节便是“亲自入画”。在体验区最里面的角落,有个类似于自助拍照机的触摸屏,墙上的挂钩放着巴洛克时期绅士和贵妇脖子上戴的拉夫领(Ruff Collar,又称轮状皱领),可自行佩戴并拍照留念。但其特殊之处在于,观者自拍完的照片会被“嵌入”一张由鲁本斯私藏、十七世纪画家威廉.凡.哈切特所绘的《科内利斯.凡.德.吉斯特私人画廊》。这位鲁本斯友人家中满墙的画作中会“惊现”一张我的自拍,并可扫码下载留念。拥有这样一份能让每个人充分参与且独具创意的观展纪念品,谁会忘记鲁本斯故居带来的这份特殊回忆呢?在仅包含二十馀件真迹、全靠声光电等互动体验撑起的鲁本斯体验馆内,我看到了未来呈现经典艺术的崭新趋势──结合真迹展示的沉浸式体验不能仅浮于表面的打卡拍照,而是要通过策划者的巧思设计让观者通过互动,牢记大师生平和名作细节,最终令每个人充实且心满意足地离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