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中山是座山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五十九周年暨香山更名中山县一百周年\丘树宏\&

2025-11-03 05:02: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游客参观位于中山市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中新社

  记得,我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

  一条村/一个人/一座山/一座城//为何让我爱一生⁈

  一条村,指的是中山市的翠亨村,她是孙中山先生出生的地方。一个人,自然指的是孙中山先生了。而“一座山”,在我的心中,却不是那么简单了,她既有自然的含义,更有人文的含义。

  首先,她是指五桂山。五桂山是珠江三角洲西岸沿线最高的山峰,这是中山最有代表性的地理标志。史书上讲,五桂山花卉香飘百里,盛产沉香,故名香山。中山的母亲河是岐江河,五桂山则是中山的父亲山。

  而香山,则是中山最早的名字,公元一一五二年建县为香山县。当时的香山县,包括了中山、珠海和澳门等地方。香山是中国近代史的摇篮,她摇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孙中山,摇出了一个伟大的队伍:郑观应、容闳、唐廷枢、杨殷、杨匏安、苏兆征、林伟民、唐绍仪、唐国安……摇出了伟大的思想:孙中山的振兴中华、建国方略,郑观应的商战思想,容闳的留学主张,等等。可以说,香山是中国近代文化的一座高山。

  孙中山。不知道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一代伟人的名字也有一个“山”字。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孙中山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更是中山最为伟岸的一座人文之山。

  中山市。一九二五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香山改名中山。中山文化底蕴深厚、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大湾区西岸枢纽城市与创新高地、国家自主创新型制造业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荣获全球人居领域最高奖项联合国“人居奖”和“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连续四次摘得全国政法综治最高奖“长安杯”。中山是一座英雄之城、人文之城,也是一座和美之城。

  我出生在远离中山三百多公里外的粤北九连山区,一九八八年初迁调珠海工作,二○○四年初调中山市任职。从山到海,后来又到了伟人的家乡工作和生活,更是一种缘分和福分了。

  由于家庭的传统教育,我一直秉承着用真善美、带着感恩去做人和做事,尤其是发自内心感恩改革开放、感恩这个时代。而来到中山,我又增加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这就是对中山这座城市、对孙中山先生这个伟人的爱慕之情。因此,我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直坚持将发掘、弘扬香山人文作为个人的重点来做,后来又首倡“孙中山文化”理念,并力推将其列入当地人文核心品牌来做。在我自己,这些工作则成为了一种最突出的文化自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孙中山文化等八大文化工程进展顺利,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翠亨村成功创建国家5A旅游景点,成功举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系列大型纪念活动,孙中山文化正式上升为国家命题……中山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大加强。

  而我个人,也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提升了综合素质,还借机创作了大量文艺和社科作品。

  究竟我与孙中山先生有什么缘分呢?许多人总是这样问我,我也不断地问自己。二○一一年,我创作的大型交响音诗《孙中山》在北京公演,我借机去了香山碧云寺拜祭孙中山衣冠塚,想不到在此发现了丘氏与先生的缘分渊源所在。衣冠塚内有一九二九年孙中山先生灵柩奉安南京时的照片,我发现抬灵柩的八个人中,居然有三位是姓丘的。一查相关资料,原来当年先生在马来西亚为革命筹款的时候,有一个丘家华侨为先生所感动,除了带头捐款,后来还跟着先生回国一起革命。先生担任非常大总统时,这位丘家华侨先后给先生推荐了家乡阳山七位丘氏堂兄弟给孙中山先生当卫士。当年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时,驮着宋庆龄转移的也是丘氏兄弟。

  有此发现后,每逢有人问起我为什么对孙中山先生情有独钟、一往情深时,我就向他们讲丘家氏族与先生的这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当然,这只是一种带调侃的说法而已,真正的原因,还是我出自内心的对孙中山先生无限的热爱和景仰之情。

  这一份特殊而深厚的热爱和景仰之情,形象而集中地凝聚在了我创作的《中山是座山》歌词中——

  中山是座山/美丽五桂山/俯瞰伶仃洋/花香千里远//中山是座山/古代名香山/人文咸淡水//珠江唱岭南//中山是座山/伟人孙中山/振兴中华梦/点亮一片天//中山是座山/小城大中山/百姓勤创业/沧海变桑田/天时地利人和美/你我幸福好家园。

  《中山是座山》,整首歌词巧妙地以四个“山”为线索,贯穿联袂,高度概括了中山(香山)的人文地理和历史。这其中,也蕴含了我自己对中山的理解和诠释,更倾注了我对中山深切的情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