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云南马帮文化博物馆。\作者供图
“马铃儿响来哟玉鸟唱,我陪阿诗玛回家乡”,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影《阿诗玛》的插曲曾经风靡全国,饰演阿诗玛的杨丽坤成为一代女神,故事发生在云南昆明的石林,昆明是滇藏茶马古道的东起点,当地的老人还记得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日子。上周,香港新闻联“重走滇缅公路”采访团来到大理州祥云县,这里是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古代的云南驿所在地。一座由一大两小三组飞檐构成的古门楼,一面是“云南驿”三字行书,对联“铃响店小二迎来送往,飞传众官员暮留朝去”;另一面是“茶马古道”四字魏碑。
据记载,茶马古道主要兴起于汉藏之间的茶马互市,是连接横断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两大民族文化带的走廊,以背夫、马帮和牦牛驼队为运输载体,穿过三千米以上的崎岖古道,把云南盛产的茶叶和布匹等贩运出去,换回骡马、毛皮和药材等。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形成于宋,明清两代达到鼎盛。清朝诗人舒熙盛写道:“崎岖鸟道锁雄边,一路青云直上天。”除了滇藏茶马古道,还有一条川藏茶马古道。
穿过古门楼,仿佛步入时光隧道:秋日的太阳照在一条石块铺就、通向远方的古道,依稀可见昔日留下的马蹄印。古道旁有一座大宅“李家大院”,虽然沧桑残旧但气势犹存,门口贴有对联,灯笼高挂,显示大宅里有人居住。前行百米许,一座木屋门上挂一块横匾写“云南马帮文化博物馆”,黑底金字对联“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挟货来”。走进去,原来这里是大马店,昔日马帮的歇脚处,曾经繁茂来往的马帮充满神秘感。同时,这里又是“云南驿”,即古代朝廷的招待所,只接待公务人员,包括往来官员、押送发配边疆囚犯的衙役等等。据载,清代此地驻有数十名官兵,民国后云南驿才成为历史。为何称“云南驿”?因为祥云县是“云南”的发源地。当地官员介绍,相传汉武帝梦见一个祥云缭绕的地方,命人四处寻找,认定此地就是梦境之处,遂命名云南,后建云南县。云南设省之后,此地依然叫云南县,民国初年才改称祥云县。
祥云不仅历史悠久,地处要冲,而且是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重要节点,在抗战时期的战略地位无可替代。一九三八年,民国空军军官学校搬至此地,故有“民国空军摇篮”之称。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及后来的第十四航空大队进驻云南驿机场,此地成为其中一处重要基地,同时作为“驼峰航线”的中转站,是滇西抗日战场最重要的机场之一,云南驿机场附近的北屯机场则作为辅助机场。一时间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频繁起降,高峰期这里集结数百架战机,驻扎美军两千多人,昔日的茶马古道附近布满酒吧、咖啡馆和各类商店,有“小纽约”之称。一九四三年,十万中国远征军在祥云集结整训后投入抗日前线,其后又有大量远征军部队及四个部队医院驻扎此地。一座当年县长的府邸,如今辟作“二战交通史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毕业于香港玛丽医院高等护士学校的黄欢笑,是云南驿战地医院唯一的中国医务人员,也是唯一的女性,不辞劳累救死扶伤,被誉为“驼峰天使”。战后黄欢笑回到香港,后来又重返昆明结婚定居,以九十六岁高龄安然离世。
离开云南驿时已经下午五点左右,夕阳西斜,蓝天上几朵白云,微风吹来仿佛可以闻到普洱茶香。长长的驿道上只剩我们最后一批游客,几位婆婆坐在路边的水果档旁,对面一户木屋的门口堆满金黄色的玉米棒子。此情此景,脑子里浮现“古道西风瘦马”诗句,耳边则依稀听到当年战机轰鸣和隆隆炮声的回响。想起八十多年前中美两国军民在这片土地上并肩作战,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情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