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
前一阵子我在文章里说了妈妈的年龄,过后她说,不许再透露她的年龄。想来也是,女人的年龄是秘密,我们不能认为年长者就不在意自己的年龄。
我妈是经历过抗战、跑过警报、遭遇过重庆大轰炸的人,即便不说她的年龄,大家也都能猜个八九。
抗战期间,妈妈尚年幼,在重庆一住八年。一家人以为战争结束,从此可以过安稳日子。但妈妈这代人的命运注定了风雨飘摇。
从一九四六年起,妈妈的家族辗转南京、武汉、安庆、桂林等城市,直至一九四九年,大大小小连家里的丫头都准备去香港、台湾之际,意外频生,命运为这个家族提供了分崩离析的人生剧本,比戏剧更像戏剧。
如今,妈妈身边的同龄人越来越少,她常作“往事谁能与共”之叹。我们姐妹,还有我们的下一代,成了妈妈忆述往事的听众。尤其我儿子,中学时期在家的六年时光,每天晚餐是听外婆讲“国共那些事”的时间。家族往事,无形中成为维系祖孙隔代亲情的纽带。
我评价我妈有别于“俗”人,当属“神”人级别。也幸好生性如此,否则她如何渡过一道又一道人生劫难,有滋有味地活到今天?自幼父母离异、姐妹分离、少年丧母,唯一可以依靠过活的三姨,当时就走在她身后吞下了大把安眠药轻生……
我从妈妈身上总结出,人要长寿,一是要爱唠叨,心里不藏事,要说出来;二是不要太清醒,无论发生什么事,把日子往前过就是了。
而我妈作为家庭主妇,她的关注点从来都不在柴米油盐里精打细算。
这要从一九四九年在路上的一家大大小小,兵分两路的往事说起。这一分,便是生离死别。妈妈跟随的是由她的三姨带领,从桂林经贵阳往重庆去台湾一行。不料行至途中,三姨乘坐的汽车在前面刚开过去,贵阳通往重庆的路就被炸毁,妈妈和丫头乘坐的汽车在后,眼见前面无路,和三姨生生离散。没有选择之下,只有一条通往昆明的路。为了等妈妈一行,三姨放弃了去重庆再去台湾,也奔向了昆明,她相信在那里一定可以等到妈妈一行。后来她们果然在昆明重逢。但前路茫茫的愁苦很快掩盖了亲人相见的欢欣。因为上路时带着的十几口皮箱家当,此刻只剩了两箱。打开一看,一箱全都是我外婆的衣服,外婆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去了香港,这箱衣服都穿不上了。另一箱则是妈妈收拾的“家当”,悉为她心爱之物,一台玩具钢琴和几本英文课本,于生计无补。那时妈妈还是个孩子,不知何谓远行,也从未尝过生离死别之苦。从妈妈这一次收拾上路的“家当”看,也应了“从小看老”这个词,她从来都不是在柴米油盐上打搅的人。
我六岁那年,随妈妈回武汉老家住了一个月。回程需途经北京火车站转一程车,才能到家。在北京转车有几个小时空档,我妈要去逛王府井,行李和我都是负担。两相权衡之下,她无法扔下我,就把行李随便交托给北京火车站广场席地而坐的一对夫妇看管,等逛完回来再拿行李。
在王府井,妈妈给两个在家的姐姐买了书和糖。当我们回到火车站广场原地,却找不到那对夫妇。连我都想到,这下完了,人家肯定拿了我们的行李跑了。哪知我妈此时开口说,行李丢了更好,反正我也拿不动了。多年后,我想到能有这份气概的人,是《红楼梦》的刘姥姥。碰巧我妈也姓刘。营救巧姐时,众人都犯难,刘姥姥则道:“这有什么难的呢……扔崩一走就完了事了。”
就在此刻,那个看行李的妻子从远处向我们跑来,说刚才他们被车站的人赶走,挪了地方。估摸着这时候我们也该回来了。
行李没丢,妈妈带着我顺利登上回家的火车。
那时民风淳朴,陌生人之间充满了信任。换了今天,无论如何不敢随便把行李交给陌生人。
说我妈是“神人”级,还在于她有“照相机记忆”,过目不忘。
一九四九年这个家族走另一路的,是我外婆带着妈妈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姨妈,从广西去了香港。妈妈这一路意外到了昆明后,两下里走散了,音讯全无。我妈妈想到给姐姐在重庆最要好的同学写信,打听姐姐下落。她估计,姐姐到香港住下后,必然会写信联系昔日好友。可是妈妈又如何能联系上她姐姐的同学呢?
妈妈记得在重庆时,见过姐姐写给这个同学的信。说妈妈有“照相机记忆”,是她能以整幅图像形式在脑海里重现当时见过的信封,以及信封上的地址。凭记忆,妈妈按地址把信寄出后,没多久就收到了这同学的回信,告知姐姐在香港的地址。此后,姐妹二人以两地书维系三十年之久,直至内地改革开放之后才见面。
妈妈喜欢写信,除了姨妈,她还给各地亲友写信。其实每个家庭都需要有一个热衷和外界联系的人。
有一年暑假,妈妈带着我们姐妹三人乘京广线列车从广州去北京。火车票买好后,妈妈给在武汉的亲戚写了一封信约见面,信中写上我们搭乘的火车班次、车厢,途经武汉停站的时间。等到我们坐上的这趟京广线列车,停在武汉站时,亲戚早已在站台等候我们,双手还捧着一个西瓜。虽说武汉是大站,火车在此也仅停十分钟。那短短的时间里,我不记得妈妈和亲戚聊了什么。当我们抱着西瓜重新上了火车后,迫不及待切开西瓜,准备大快朵颐,却发现亲戚捧来的西瓜是坏的,大概是天气太热,瓜被捂馊了。
现在,妈妈曾经写满老友地址电话的通讯簿几乎用不上了,“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思来感伤。虽然最终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是孤独的,但我还是希望妈妈像刘姥姥那样,身体力行地为我们展示把日子往前过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