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马拉松洪流的启示\陈 安

2025-11-19 05:02: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洪流,那是浩大的水流,也可以是浩大的奔跑的人群。十一月初,一个明艳的秋日,纽约市举行第四十九届马拉松比赛,将近六万名参赛者形成了人的洪流,就如滔滔不绝的浪涛在纽约街道上激荡着青春、活力和欢悦。

  他们来自一百三十个国家及地区,从斯坦顿岛奔湧而出,经过全市五个行政区,跨过纽约湾、东河和麦迪逊河上的三座大桥,全程二十六点二英里,也即四十二点二公里。肯尼亚男子冠军用两小时零八分零九秒跑完,肯尼亚女子冠军用两小时十九分五十一秒跑完。

  跑步队伍从曼哈顿第五大道北端奔流而来,经过我们哈莱姆公园欢迎站,其中就有我,一个八旬华裔老人,以三个多小时分享参赛者的辛劳、坚毅和喜悦。

  他们大多身穿T恤衫、汗背心和短裤子。队伍中有男有女,有老中青三代,有不同的肤色和发式;有镇定的脸色、坚韧的嘴角,更有绽放的笑容;有人大汗淋漓,有人气喘吁吁,但无任何痛楚神情。一见到热情的欢迎人群、喷撒的五彩纸屑,一听到响亮的鼓声和加油声,他们更是笑逐颜开,精神抖擞,甚至伸展双臂,跑近观众和他们拥抱。只见一位老妇人向我们站在一起的这群人跑来,我身旁一个姑娘立即伸开双手,两人迅即紧紧拥抱。我不禁问老人:“您多大年纪?”她响亮回答:“五十七。”她归队后,姑娘含泪对我说:“她是我妈咪。”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坐在轮椅里的参赛者,比赛专为他们计时,有他们自己的冠军。我还发现多位拄着双拐的跑者,其中有一位是白发老妇,还有两位独腿男子 ─他们或许是曾奔命于沙场的退役军人,今天他们用枴杖触地前行的则是安全的街道,没有枪声,没有炮火,而马拉松所追逐的不就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动乱的世界,让人们在和平、自由的环境里为强健的身体、高尚的精神而奔波磨练?

  这是一场长跑径赛,可你见不到一般体育比赛中常见的紧张、拼命。是的,对绝大多数马拉松参赛者而言,他们显然不是为夺冠军、破纪录而来。不过,每一届马拉松比赛,《纽约时报》倒是都要用几个版面刊载所有参赛者的名字,包括最后一名抵达终点者。

  瞧,他们来了,勇敢地来了,但没有野心,无意追名逐利,知道自己是庞大队伍中的渺小一员,是洪流中的一朵小小浪花,所以他们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没有丝毫念头要绊人一脚,要抢在别人前面,而在这漫漫长路上充分表现出沉着、从容。他们也不甘落后,努力加快脚步,却从不显得张皇、恐慌。他们只愿在比赛中接受一次严峻挑战,检验一下自己平时跑步锻炼的成果,考验一下自己的体力和毅力,并为自己今后的健身运动筹划新的计划。

  不错,马拉松会让你谦虚。眼见一个个在我面前跑过的人,我觉得他们都是谦卑者,虔诚者,在艰辛路途上进行自我修养,冶炼品格,正如屡次夺冠的肯尼亚长跑运动员基普乔格所说,马拉松比赛“锻炼的不仅是体格,而且是心灵”。

  马拉松其实也是人生道路的象征,在赛跑路上所需要的自信、耐劳、坚持,所必具的自我挑战、坚韧不拔、绝不退缩精神,正是我们行进在人生道路上所必需的。不管在赛跑路上,或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坎坷、挫折,让我们都笑着去跑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