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草木灰的滋味\李丹崖

2025-11-24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冬阳大好,天空一碧如洗。

  我去了一趟景德镇,跟随陶瓷画家张子沧到凤游山去觅秋。凤游山的林子密密匝匝,尽管已是冬日,依然难掩苍翠,此刻,我们到山林间去,摘一些干枯的柏树枝,再捡拾一些地上散落的柴窰工匠们喜欢用的松树枝,还有其他一些杂枝回去,子沧兄说,这些树枝有大用。

  我们驱车回到山脚下子沧兄的四合院里,他拿出锯子,把这些树枝截成段段,用他煮茶的茶炉烧了,他小心翼翼地把草木灰搜集起来,放在一只陶缸中,加水,然后搅拌均匀。此刻,我不明所以,以为他要做什么製陶瓷胎体的原料。他煞有介事地保持神秘说,一会你就知道我要做什么了。

  且不管方才的草木灰水,兀自把它静置在院子里,白云悠悠,逐渐映照在缸中。

  子沧兄拿出粉碎机,把一部分米打成米粉。满院子米香,夹杂着方才烧的草木灰的香。此刻,我还是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他找出了一块大纱布,摺成四摺,把方才搅拌好的草木灰水过滤沥出到米粉里,迅速搅拌成糊糊,上锅起火,边煮边搅拌,直至米糊糊的香气飘出来,米糊糊逐渐浓稠,全部煮熟了,盛出来,装在一只瓷盆里,上屉来蒸上半个时辰,放凉。

  再掀开锅盖,瓷盆里出现一盆近乎半透明状的凉粉一样的东西。子沧兄这时候告诉我,可以揭秘了,我为你做了一道碱水粑。

  碱水粑用刀子切成麻将块大小,放在阳光下看,透亮如玉,与酸菜同炒,淋上辣油后出锅,口感比凉粉要硬挺些,糯感也足一些,味厚香浓,尤为特别。子沧兄继续给我介绍,这是一道源于北宋的美食,发明者是浮梁县一带的老窰工。烧柴窰的老窰工无意间发现了这种碱水粑的制作方法,而后千年,景德镇的炉火不熄,碱水粑始终飘香。

  说实话,吃过碱水粑,再喝浮梁茶,唇齿之间有一种浩荡之气,迎风而走,有草木灰的清香在。

  后来,我到了四川广元,吃到了一种叫米豆腐的吃食,是汤食,与金针菇和牛骨髓同煮,味道极鲜。了解了一下米豆腐的做法,发现一样是草木灰熬製的碱水,一样是和成米糊糊炒熟,上屉蒸。只是广元的米豆腐颜色上要稍稍泛白一些,估计与米的种类有关系。但东西应是一个东西,只不过是换了名称。

  神州大地,地缘不同,美食却有各种融合和共振。所以,不管是碱水粑,还是米豆腐,姑且称之为“碱水豆腐”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