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与事/追忆王火老师(上)\慕津锋

2025-11-25 05:02: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十一月二十三日午夜,我突然接到阿来老师从宜宾打来的电话。我一看时间已是夜里十一点二十八分,心里想:这么晚,阿来老师会有什么急事?电话接通后,阿来老师声音十分低沉,他告诉我:小慕,王火老师走了。我听完一愣,前两天我还和王凌老师微信联系,她说王老在ICU情况整体还比较稳定,让我不要担心。

  这两年,王老身体一直不是太好,也常去医院治疗,但他都挺过来了,我原想这次老人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一个多月前的十月十八日,王火老师还亲自去天府书展参加了“百年火铸.文心永续──《火铸文心:王火传》新书发布会”。发布会上,王老精神状态十分好,他不时地与朋友们交谈、握手、合影、签名,有说有笑。最后,还与好友李致一起上台为新书揭幕。那天,我看了成都朋友发来的很多视频,看见王火老师状态如此好,真为他感到高兴。可新书发布会后不久,王凌老师就告诉我:王火老师又住院了。其后,王老身体状态一直不是很好,但还算是平稳,我本以为他能熬过这个冬天,没想到小雪的第二天老人还是走了。

  我和王火老师相识差不多有二十五年,早已是忘年之交。他和马老(马识途)是我最为敬重的作家。相交二十多年,他们对我影响很大,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如何写作,如何努力做一个有意义的人。

  我的文学之路起步很晚,但常常得到王火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他告诉我做一个征集作家文学资料的人一定要多写,多动笔,无论是写与作家的交往也好,还是研究作家或是文学资料也罢,只有不断地写,才能逐渐走近作家,才会有更多的话题,才能让作家们更多地了解你。王火老师的话很有见地,这也是促使我不断写作的一个动力。这两年,我写了两本新书,一本是《马识途年谱》,一本是《沐光集》,书稿印刷前,编辑问我:可否请一位文学大家给题写书名,为新书加持一下。我第一时间便想到了王火老师。当我把这个想法与王凌老师沟通后,王凌老师说她去问问爸爸的意见。两次,王凌老师都很快回复我:没有问题!第二天,王火老师便为我题写好了书名。

  这天北京的风很大,呼呼的北风将树叶吹向天空。我坐在书桌前翻看着《火铸文心:王火传》,王老的故事仿佛是一幅精彩的画轴,在我面前徐徐打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