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会,其中一位诉说:老了,儿女长大了,“翅膀”硬了,远走高飞,平日已难得见面。神情虽然宽容,但也露出一丝无奈。
人生,从结婚组成小家庭,尤其是有了孩子,成了父母之后,已然踏上另一阶段,肩上自然多了一份责任。时间、精力和感情,似乎都花在小朋友身上,一天天盼望他们快高长大。儿女的一笑一颦,一哭一闹,都紧紧牵动父母的心。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毕业,父母用最真挚的感情,无私奉献,伴随着孩子成长。当儿女长大成人走入社会,有了第一份工作,做父母的自是心花怒放。当他们有了异性朋友,携手走入婚姻殿堂,更是父母的高光时刻,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卸下重担,脸上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骄傲和自豪。
上面提到的那位朋友,前些年不幸中年丧妻,独力抚养膝下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生性聪敏,都学有所成,儿子当了药剂师,成家立业;女儿从事金融行业,婚后随丈夫到美国工作。这位朋友起初曾欣喜儿女“翅膀”硬了,可以独立生活,飞向天空,自由飞翔。可是一段时间以后,当他们常“飞”出自己的视线,免不了内心又交织着矛盾。
这种时而满足时而失落的感觉,对于老年人来说,也许是常态。想起儿女不负所望,不落人后,甚至出人头地,往往心满意足。对别人谈起,滔滔不绝,脸有光矣;而当儿女久未回家探望,连一个电话也没有,只有两张老脸对望,甚至是一人枯坐的时候,又是怅然若失,徒生孤独失望。这有点像古诗写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中国人传统十分重视亲情,期望三代同堂、四代同堂,这是人之常情。不少老人依然保持着“活到一百岁,长忧九十九”的观念,儿女年岁再大,在自己眼中仍是小孩,需要父母的照顾、庇护,要听父母的话。他们希望儿女幸福快乐,也期待他们能陪伴自己颐养天年,热热闹闹度过晚年。
不过,希望儿女像风筝一样,既能高飞,也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在现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这种思维已远远落后于现实生活。“同堂”已不等同于同一屋檐下。儿女长大了,有自己的小家庭,有自己的生活圈,不可能天天陪父母左右。其实,只要他们心存父母,无事少见,有事能到,平时少些联系又何妨?
所以,父母在儿女长大成人,欣慰之余,也要及时转变心态,学会在新的环境下,为晚年创建属于自己的天地。看书写字、种花养草、唱歌跳舞、好友聚会、旅行游玩……做自己喜欢又力所能及的事。父母的安乐,让儿女少担忧,这也是亲情和爱的延续。
我很欣赏歌唱家佟铁鑫唱的《夕阳红》这首歌:“最美不过夕阳红/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儿女长大远走高飞,不在父母身边,做父母的除了挂念,也不必过分伤感,因为它并非代表自己衰老被遗忘,而是人生路上又一段新历程的开始。卸下肩上的重担,同时必须放下心头不必要的忧虑。
儿女羽翼丰满,在广阔天地飞翔;作为父母,也应该努力放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