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年,钢琴家郎朗推出新专辑《钢琴书2》(Piano Book 2),数字版与实体版同步上市,延续二○一九年《钢琴书》风格,轻松活泼。唱片设计配色生动且不乏童趣,我忍不住买来送给朋友,当作圣诞新年小礼。
《钢琴书》系列专辑初衷不求宏大,选曲生动贴地,悦耳悦心。演奏家希望听众不论熟悉或不熟悉古典音乐,都能从这些旋律中找到童年的回忆、三餐四季,以及日常中微小却美好的印记。第一辑中,从贝多芬《致爱丽丝》和德布西的《月光》等经典名曲到坂本龙一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等,选曲的创作时间跨度大,且强调音乐与电影的互动;来到新专辑,“脑洞”开得更大,既有萧邦、李斯特和莫扎特等伟大作曲家常弹常新的经典作品,也不乏近年得奖电影《爱乐之城》以及火爆全球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插曲,更有郎朗与网红钢琴家及作曲家Tony Ann跨界合作四手联弹。《钢琴书2》中收录的三十多首曲目,每首篇幅都不长,轻盈小巧似餐后甜点,给听者宛若“拆盲盒”般的惊喜。
此系列专辑的策划及推出,正契合当下新世代需求。通勤路上、早起健身或夜晚睡前这些零散时间,若不想被网上铺天盖地的互联网短视频占据,不妨听听这些精巧可爱的作品,或明媚或热烈或静流如水,熨帖不同场景和不同心情。相较于正襟危坐在音乐厅中认真欣赏一场动辄三小时的歌剧或音乐会,工作间隙戴上耳机听一曲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或莫里康内的电影插曲,或许更容易让年轻一代亲近并喜欢上古典音乐。若要在当下普及并发展古典音乐,发掘演奏人才固然重要,从小培养懂得欣赏音乐之美的听众同样重要。而音乐教育的第一步,便是打破不必要的框框,破除成见,欢迎不同背景与阅历的人们,自在地走到古典音乐的世界中。
《钢琴书》系列的创作思路,其出版发行流程对于互联网传播样态的探索,以及演奏者与受众间的互动,对于香港的艺术教育者、创作者和推广者而言,不乏启发。当音乐厅越建越多而有创意的演出却越来越难见到的时候,我们不妨停一停,再思考音乐创作、演奏和欣赏的初衷。时代不停发展,古典音乐同样不应自我固限,而应随时并进,探索并营造新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