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样”串起丝路产业链。二月,搭载六十台东风汽车整车的亚拉陆海新快线专列从武汉码头缓缓驶出,以铁海联运的方式直抵南美洲,节时十二天。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设备、锂离子电池等“新三样”货物,通过从武汉搭乘中欧班列的定制专列,源源不断卖向全球,武汉日渐成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的重要力量。
技术赋能、流程革新、政策协同,多管齐下降成本,激发商贸活力。全面装备的“AR鹰眼”系统,搭配口岸全覆盖的智能闸口,构建可视化监管网络,无需现场逐箱核对,无需人工干预,真正实现跨境贸易“一站式”办理。二○二五年,武汉市出台二十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特别是针对新能源汽车、光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量身定制通关方案,匹配产业跨境运输特点,为一站式通关保驾护航。
科技为古老的物流链路注入蓬勃活力,成为中欧班列(武汉)步入快车道的密码。前不久,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项目投入运营,融入5G+、北斗高精度定位、激光雷达扫描、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智慧元素,成为全国首个铁路装卸自动化码头项目和长江中上游首个智慧码头,打造中西部最佳出海口,推动国际化枢纽港转型升级。在阳逻港控制中心,全天候智能系统无声运转,严谨的科幻场景变成炫酷的现实,硕大电子屏上显示港口、船舶、货物、设备运行状态等实时数据。在CSP武汉码头中控室,远程操控技术令人称奇,操作人员轻松化身为隔空取物的巧匠,只需轻点鼠标,便可一览港口全景与细节,只需微动手柄,便可像抓娃娃一样、操控龙门吊抓取集装箱。至于智能理货、无人集卡、口岸智能闸口等黑科技,已成保障中欧班列(武汉)的标配。据报道,阳逻港自动化装卸技术提升效率百分之二十以上,集装箱短驳时间从两天压缩至两小时,物流成本较公水联运下降百分之三十。
绵延水运融通世界中西,钢铁洪流驰骋亚欧大地,海纳百川的商贸推动人类文明滚滚向前。武汉在“新沿海”开放格局的异军突起告诉人们,中欧班列不是简单的货运、商贸,而是激发制度创新活力、科创加持的成功实践。“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中部陆海大通道日渐畅达,亚欧互联互通,联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美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