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朋友圈被高中同学返校的照片刷屏了。据说在今年底前,一六一中学位於南长街上的校址即将搬迁。於是,今次开放日的怀旧气息意味深长。
在许多人眼中,北京最牛气的中学,既不是大名鼎鼎的四中、八中或者景山中学,而是一六一中学。这主要是因为它毗邻中南海,增添了无尽的神秘色彩。
其实比起地理位置,毫不逊色的是风云岁月中的百年校史。一六一中学的前身是一九一三年创办的“京师公立第一女子中学”,这算是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教育改革的成果。此後,李大钊、黄庐隐、石评梅等一批仁人志士在这裏任教并传播进步思想。一九三五年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女一中”正是“北平市学联”的指挥部和大遊行的策源地,爱国精神成为校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遗产。这次开放日,还有专门接待“建国前校友”的教室,白髮苍苍的长者中或许就有当年走上街头的热血青年。
我所就读的一六一北校区隐蔽在南北长街的胡同中段,南长街的出口紧邻北海公园和故宫角楼。北长街出来就是天安门、长安街和新华门。校园仿古风格和周围建筑群落完美统一,灰瓦悬山顶装饰汉白玉栏杆的教学楼,竹林掩映的回廊,但校址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学楼不能太高,面积不能太大。
美中不足的还有操场太小,只能勉强站下全校学生。以至冬天的长跑都无法在校内进行,大家只能从东华门开始绕着故宫外墙跑圈。高考前一天的“解放仪式”也别具一格,班主任领着全班蹓跶到景山公园,在万春楼上眺望故宫吹了吹风。此外,校内禁止踢足球。除了面积问题,普遍流传的说法是,有同学一脚将球踢进了隔壁的“中南海”,警卫又隔着墙给踢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