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非同凡响》/轻 羽

2018-10-23 03:17: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非同凡响》是近年香港电影业锐意改革的小本经营作品,再次证明只要有扎实剧本和优秀演员,香港电影必能出产精品。

  《非》的故事背景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即是主要取录弱能儿童。基於香港的教育体制,该类特殊学校需要收容各种不同能力的学童,智障、自闭症、肌肉不协调,全都共处一起。部分学童具有正常学习能力,但却不能处理人际关係。由是,这些学童往往被社会忽略甚至歧视,成为小众社群。

  《非》讲述徐老师遵照校长指示,为学童筹办一齣音乐剧,希望让学童可以获得一次难得的经验。由於学童的能力有异,而且相关家长亦有不同期望,故此筹办过程自然充满困难,容易令人泄气。

  如此故事以往亦不罕见,大部分弱能学童及其家庭的情况,都会令人唏嘘及同情。正如故事裏其中一位学童,原本行走平常熟悉的道路上学,却因遇到修路工程无法前行,故此便坐在地上大叫大嚷,引来途人侧目,并有好奇者拍照纪录。该学童的妈妈唯有自怨:“我会老、我会死,怎可能照顾你一世?”

  《非》一方面展现弱能学童面对社会的实况,另方面借用三个健全人士的角色,表现“正常人”如何受到他人的感召而获得启发。徐老师一直希望寻找更理想的工作,但在筹办音乐剧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们的顽强鬥志,以及家长们的不懈努力,令她重拾特殊教育工作的意义。另外两位来自其他主流学校的“正常”学生,原以不同原因来辅助音乐剧演出,在过程中都同样要面对自己本身的问题,最终亦认清自己的方向,获得新的启示。

  电影裏有不少真实的弱能学童参与演出,当中更不乏吃重角色。我最感动的是该批学童的家长,能够抱着开放的态度,让自己的子女登上大银幕,在万千观众面前展现自己的真实故事。观众除了要为学童演员鼓掌,更应为他们的家长大力拍掌。

点击排行